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老奎这ldquo;歹人(3/4)

陷入了绝境。而且这一年多,他因四处上访,成了搬迁户中的钉子户,县乡村三级干部,见了他就躲。有消息说,乡上已把他列入黑名单,打算将他一家退回到五佛去。

"荒唐,真是荒唐!"骨子里,秦西岳还是一个爱激动的男人。这也许是知识分子的通病,凡事爱发牢骚,爱拿自己的标准去评价事物,可现实往往又离他们的标准甚远。而且凡事只要一沾了"官"字,就离谱得没边儿,云里雾里,让他们怎么也看不懂,于是乎,他们就用牢骚来代替不满,用不满来表达自己的意志。可光发牢骚顶什么用?喊几声"荒唐"能解决问题?冷静下来后,秦西岳开始想办法,替王二水想办法。他把王二水手里的文件全要来,看了一晚上,终于确信,王二水告得有道理,上访也有道理。所有的文件,都没提向搬迁户要钱的事,更没提那一万。而且,那两个五千,文件里规定得很清楚,都是人一到红沙梁,就由县财政直接拨付,用于移民盖房安家,而且写清楚是要直接发放到移民手中。

既然有道理,就应该坚持。秦西岳不相信,偌大的世界,找不到一个讲理的地方。市县这么多领导,不会连一个替老百姓办事的都找不到!接下来,不用王二水再哀求,秦西岳就主动揽过了这事。一开始,为慎重起见,他还是把话说得很平和:"我替你问问,政府不应该说话不算数。"王二水很感动。王二水心想,有了秦西岳出面,他的地,还有钱,很快就能到手。可是一晃三个月过去了,王二水的事情丝毫没进展。秦西岳问过乡里,乡里说这政策是县上定的,应该问县长。秦西岳问县上,县上又说这政策是市里定的,应该问市里。秦西岳最后问到了市里,主管副市长打着哈哈:"这事嘛,当初考虑得不大成熟,结果留了后遗症。这样吧,我跟有关方面说说,能解决尽量解决。"秦西岳就等。两个月又过去了,王二水得到乡上一笔二百元的救济款,还有两袋子口粮,核心问题,一个也没解决。秦西岳这才相信:找到讲理的地儿真还不大容易,找到一个能切切实实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人也是这么难!后来王二水妻子的病又重了,怀疑是子宫瘤。王二水想拉妻子到县医院作个诊断,没钱。无奈之下,秦西岳掏出一个月工资,先让王二水给妻子看病。

这件事算是深深刺痛了秦西岳,也让他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要说他对那些所谓的"破事儿""烂事儿""没人管的事儿"真正感兴趣,还就是打这以后。

就在那段时间,秦西岳利用闲暇,刻意到红沙梁村走了走,跟移民们喧了喧,这才发现,王二水说的情况,移民中普遍存在。唯一不同的,是王二水站了出来,其他的人,却吞了、咽了、默默忍受了。

"哪见过钱的个影子嘛,说好了给五千,还不都是哄人的?等把你迁下来,说过的话就都忘了,要死要活,是你自个儿的事。人家哪有那闲心,还管你?"乡亲们怨声载道,说的话难听死了。秦西岳又问:"这么大的事,为啥不向上反映?""反映?你以为都是王二水啊,没脑子!惹恼了村上和乡上的人,以后还活不活人了?"一句话就把真相给道了出来。

原来移民们刚到红沙梁,就有人打过招呼,要他们多干活,少说话,不该说的,千万别说,说多了别怪不客气。有两个跟王二水一样的,掂不清轻重,也想闹闹,结果分地时就给分到了离井最远处,地还是没平整过的地。单是把地往好里平,就得多花好几千。"人是算账的,哪个轻哪个重,得辨个清楚。多说一句话多花几千块,谁敢说?"那个分了烂地的人冲秦西岳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