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现代文序跋集本小说集》〔1〕(2/4)

〔8〕《规》日本杂志名,日本诗人正冈规(1867—1902)于一八九七年创办。

芥川龙之介〔24〕

“Hereisalsoaman〔23〕——这正是说尽了池的作品中一切人的话。…他们都有最像人样的人间相,愿意活在最像人样的人间界。他们有时为冷酷的利己家,有时为惨淡的背德者,有时又为犯了残忍的杀人行为的人,但无论使他们中间的谁站在我前,我不能憎恶他们,不能呵骂他们。这就因为他们的恶的格或丑的情,愈是锐的显来时,那藏在背后的更更锐的活动着的他们的质素可的人间,打动了我的缘故,引近了我的缘故。换一句话,便是愈玩池的作品,我便被唤醒了对于人间的情,而且不能不和他同吐Hereisalsoaman这一句话了。”

《报仇的话》(AruKatakiuchinohanashi)见《报恩的故事》(1918)中。

《罗生门》(Bashō摸n)也见前书,原来的典是在平安朝〔26〕的故事集《今昔语》〔27〕里。

芥川龙之介(AkutagawaRiunosuke)生于一八九二年,也是东京大学英文学科的。田中纯〔25〕评论他说:“在芥川的作品上,可以看他用了格的全,支尽所用的材料的模样来。这事实便使我们起了这觉,就是得这作品是完成的。”他的作品所用的主题,最多的是希望已达之后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时的心情。他又多用旧材料,有时近于故事的翻译。但他的复述古事并不专是好奇,还有他的更据:他想从在这些材料里的古人的生活当中,寻与自己的心情能够贴切的著的或,因此那些古代的故事经他改作之后,都注新的生命去,便与现代人生系来了。他在小说集《烟草与恶》(1917)的序文上说明自己创作态度

〔6〕著指创作能反映社会现实的问题,反之为“不著”

〔20〕池宽(KikuchiKan)生于一八八九年,东京大学英文学科。他自己说,在等学校时代,是只想研究文学,不豫备创作家的,但后来偶小说,意外的得了朋友和评论界的赞许,便下去了。他的创作,是竭力的要掘人间的真实来。一得真实,他却又怃然的发了叹,所以他的思想是近于厌世的,但又时时凝视著遥远的黎明,于是又不失为奋斗者。南修太郎〔21〕在《池宽论》(《新》〔22〕一七四号)上说:

“材料是向来多从旧的东西里取来的。…但是材料即使有了,我如不能到这材料里去,——便是材料与我的心情倘若不能贴切的合而为一,小说便写不成。勉的写下去,就成功了支离灭裂的东西了。

《与幼小者》(Chisaki摸noe)见《著作集》第七辑,也收字的日本小说集中。

“第四,我又因为鞭策自己的生活,所以创作。如何蠢笨而且缺向上的我的生活呵!我厌了这个了。应该蜕弃的壳,在我已有几个了。我的作品了鞭策,严重的给我打那顽固的壳。我愿我的生活因了作品而得改造!”

《阿末之死》(Osuenoshi)见《著作集》第一辑。

〔7〕俳谐日本诗之一,一般以五言、七言、五言三句十七音组成,又称十七音诗。

《三浦右卫门的最后》(MiuraUe摸nnoSaigo)见《无名作家的日记》(1918)中。

〔1〕《现代日本小说集》鲁迅和周作人合译的现代日本短篇小说集,收作家十五人的小说三十篇(鲁迅所译者为作家六人,小说十一篇),一九二三年六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版,列为《世界丛书》之一。

〔2〕本篇最初印《现代日本小说集》。

〔5〕滨虚(1874—1959)原名滨清,日本诗人。著有《》、《俳谐师》等。

池宽

〔3〕夏目漱石(1867—1916)原名金之助,日本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我是猫》、《哥儿》等。

《鼻》(Hana)见小说集《鼻》(1918)中,又登在罗字小说集内。内场供奉禅智和尚的长鼻的事,是日本的旧传说。



《峡谷的夜》(Kyokokunoyoru)见《红的矢帆》(1919)中。

“说到著作着的时候的心情,与其说是造作着的气分,还不如说养育着的气分‘更为适合’。人也罢,事件也罢,他的本来的动法只是一个。我便这边那边的搜索着这只有一个的东西,一面写着。倘若这个寻不到的时候,那就再也不能前了。再往前,必定的东西来了。”

〔18〕江涣(EguchiKan)生于一八八七年,东京大学英文学科,曾加社会主义者同盟〔19〕。

〔4〕朝日新闻日本报纸,一八七九年创刊于东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