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艺政策》〔1〕(2/3)

“但我自信并无故意的曲译,打着我所不佩服的批评家的伤了的时候我就一笑,打着我自己的伤了的时候我就忍疼,却决不有所增减,这也是始终‘译’的一个原因。自然,世间总会有较好的翻译者,能够译成既不曲,也不‘’或‘死’的文章的,那时我的译本当然就被淘汰,我就只要来填这从‘无有’到‘较好’的空间罢了。”

是的,投降的事,为世上所常有,但其时成仿吾元帅早已爬日本的温泉,住黎的旅馆,在这里又向谁输诚呢。今年,谥法又两样了,…说是‘方向转换’。我看见日本的有些杂志中,曾将这四字加在先前的新觉派片冈铁兵〔20〕上,算是一个好名词。其实,这些纷纭之谈,也还是日看名目,连想也不肯一想的老病。译一本关于无产阶级文学的书,是不足以证明方向的,倘有曲译,倒反足以为害。我的译书,就也要献给这些速断的无产文学批评家,因为他们是有不贪‘快’,耐苦来研究这理论的义务的。

因为至今还没有更新的译本现,所以我仍然整理旧稿,印成书籍模样,想延续他多少时候的生存。但较之初稿,自信是更少缺了。第一,雪峰当编定时,曾给我对比原译,订正了几个错误;第二,他又将所译冈泽秀虎〔21〕的《以理论为中心的俄国无产阶级文学发达史》附在卷末,并将有些字面改从我的译例,使总览之后,于这《文艺政策》的来源去脉,更得分明。这两,至少是值得特行声叙的。

nNHPF,1888—1938)早年参加俄国革命运动,在十月革命中和苏俄初期曾参加领导机关。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二九年被控与李可夫等结成反党联盟,后被死。

我的翻译这书,是不甘没落,而可惜被别人著了先鞭。翻一本书便会浮起,革命文学家真太容易了,我并不这样想。有一小报,则说我的译《艺术论》〔19〕是‘投降’。

〔5〕《那斯图》俄语《HaQTXY

》的音译,即《在岗位上》,莫斯科无产阶级作家联盟的机关刊,一九二三年创刊,至一九二五年停刊。

〔1〕《文艺政策》即《苏俄的文艺政策》,鲁迅据藏原惟人和外村史郎的日译本重译。内容是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五年间俄共〔布〕中央《关于对文艺的党的政策》、《关于文艺领域上的党的政策》两个文件和全俄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第一次大会的决议《观念形态战线和文学》;卷首有藏原惟人的“序言”卷末又附录日本冈泽秀虎所作《以理论为中心的俄国无产阶级文学发达史》(冯雪峰译)。一九三○年六月上海沫书店版,列为《科学的艺术论丛书》之一。正文三篇,最初曾分别发表于《奔》月刊第一卷第一至第五期,又第七至第十期(一九二八年六月至十月,又十二月及一九二九年四月)。

〔4〕瓦狼斯基(E.g.KTHTFX]PZ,1884—1943)又译沃龙斯基,苏联作家、文艺评论家。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七年曾主编“同路人”杂志《赤新地》(又译《红女地》)。著有论文集《在上》、《文学典型》、《艺术与生活》等。

鲁迅曾为此书写有《前记》,后来收《集外集拾遗》。

一九三○年四月十二之夜,鲁迅记于沪北小阁。

〔2〕本篇最初印《文艺政策》单行本,未在报刊上发表过。

〔6〕布哈林(D.c.a



〔3〕《苏俄的文艺论战》任国桢编译,内收褚沙克的《文学与艺术》、阿卫赫等八人联名的《文学与艺术》、瓦狼斯基的《认识生活的艺术与今代》三文,又附录瓦勒夫松的《蒲力汗诺夫与艺术问题》一文,一九二五年八月北京北新书局版,为《未名丛刊》之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