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选本
今年秋天,在上海的日报上有一点可以算是关于文学的小小的辩论,就是为了一般的青年,应否去看《庄子》与《文选》(2)以作文学上的修养之助。不过这类的辩论,照例是不会有结果的,往复几回之后,有一面一定拉chu“动机论”(3)来,不是说反对者“别有用心”便是“哗众取chong”;客气一点,也就“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而问题于是呜呼哀哉了。但我因此又想到“选本”的势力。孔子究竟删过《诗》(4)没有,我不能确说,但看它先“风”后“雅”而末“颂”排得这么整齐,恐怕至少总也费过乐师的手脚,是中国现存的最古的诗选。由周至汉,社会情形太不同了,中间又受了《楚辞》(5)的打击,晋宋文人如二陆束皙陶潜(6)之liu,虽然也zuo四言诗以支持场面,其实都不过是每句省去一字的五言诗“王者之迹熄而《诗》亡”了。不过选者总是层chu不穷的,至今尚存,影响也最广大者,我以为一bu是《世说新语》(7),一bu就是《文选》。
《世说新语》并没有说明是选的,好像刘义庆或他的门客所搜集,但检唐宋类书中所存裴启《语林》(8)的遗文,往往和《世说新语》相同,可见它也是一bu钞撮故书之作,正和《幽明录》(9)一样。它的被清代学者所宝重,自然因为注中多有现今的逸书(10),但在一般读者,却还是为了本文,自唐迄今,拟作者不绝,甚至于自己兼加注解。(11)袁宏dao(12)在野时要zuo官,zuo了官又大叫苦,便是中了这书的毒,误明为晋的缘故。有些清朝人却较为聪明,虽然辫发胡服,厚禄高官,他也一声不响,只在倩人写照的时候,在纸上改作斜领方巾,或芒鞋竹笠,聊过“世说”式瘾罢了。
《文选》的影响却更大。从曹宪至李善加五臣(13),音训注释书类之多,远非拟《世说新语》可比。那些烦难字面,如草tou诸字,水旁山旁诸字,不断的被摘进历代的文章里面去,五四运动时虽受奚落,得“妖孽”(14)之称,现在却又很有复辟的趋势了。而《古文观止》(15)也一同渐渐的lou了脸。
以《古文观止》和《文选》并称,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却一样的不可轻视。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liu行,更有作用。册数不多,而包罗诸作,固然也是一zhong原因,但还在近则由选者的名位,远则凭古人之威灵,读者想从一个有名的选家,窥见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所以自汉至梁的作家的文集,并残本也仅存十余家,《昭明太子集》(16)只剩一点辑本了,而《文选》却在的。读《古文辞类纂》者多,读《惜抱轩全集》的却少(17)。凡是对于文术,自有主张的作家,他所赖以发表和liu布自己的主张的手段,倒并不在作文心,文则,诗品,诗话,而在chu选本。
选本可以借古人的文章,寓自己的意见。博览群籍,采其合于自己意见的为一集,一法也,如《文选》是。择取一书,删其不合于自己意见的为一新书,又一法也,如《唐人万首绝句选》(18)是。如此,则读者虽读古人书,却得了选者之意,意见也就逐渐和选者接近,终于“就范”了。
读者的读选本,自以为是由此得了古人文笔的jing1华的,殊不知却被选者缩小了yan界,即以《文选》为例罢,没有嵇康《家诫》(19),使读者只觉得他是一个愤世嫉俗,好像无端活得不快活的怪人;不收陶潜《闲情赋》(20),掩去了他也是一个既取民间《子夜歌》(21)意,而又拒以圣dao的迂士。选本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