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ldquo;中国文坛的悲观r(2/2)

98),名枚,字才,浙江钱塘(今杭县)人,清代诗人。袁枚死后,章学诚在《丁巳札记》内针对袁枚论诗主张灵及收纳女弟的事,攻击袁枚为“无耻妄人,以风自命,蛊惑士女”此外,他又著有《妇学》、《妇学篇书后》、《书坊刻诗话后》等文,也都是攻击袁枚的。

〔7〕嚣俄通译雨果。一八三○年二月二十五日,雨果的浪漫主义剧作《欧那尼》在黎法兰西剧院上演时,拥护浪漫主义文学的人们同拥护古典主义文学的人们在剧院发生尖锐冲突,喝采声和反对声混成一片。霍普德曼(Hauptmann,1862—1946),通译霍普特曼,德国剧作家,著有剧本《织工》等。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日,霍普特曼的自然主义剧作《日之前》在柏林自由剧院上演时,拥护者和反对者也在剧院发生尖锐冲突,呼声和嘲笑声相杂,一幕甚于一幕。

〔4〕李莼客(1830—1894)名慈铭,字无心伯,号莼客,浙江会稽人,清末文学家。赵"质澹ǎ保福玻埂保福福矗*"质澹憬峄耍迥┦*画篆刻家。李慈铭在所著《越缦堂日记》中常称赵之谦为“妄人”攻击赵之谦“亡赖险诈,素不知书”“是鬼蜮之面而狗彘之心”(见光绪五年十一月廿九日日记)

〔5〕《民报》和《新民丛报》之争指清末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同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关于民主革命和君主立宪的论争。《民报》,月刊,一九○五年十一月在日本东京创刊,一九○八年冬被日本政府查禁,一九一○年初在日本秘密印行两期后停刊。《新民丛报》,半月刊,一九○二年二月在日本横滨创刊,一九○七年冬停刊。〔6〕《新青年》派和某某派之争指《新青年》派和当时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封建复古派行的论争。《新青年》“五四”时期倡导新文化运动、传播克思主义的重要综合月刊。一九一五年九月创刊于上海,由陈独秀主编,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一九一八年一月起李大钊等参加该刊编辑工作,一九二二年七月休刊。

〔8〕“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语见《庄·齐论》。〔9〕林琴南(1852—1924)名纾,字琴南,福建闽侯(今属福州)人,翻译家。他曾据别人述,以文言翻译欧文学作品一百多,在当时影响很大,后集为《林译小说》。他晚年是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守旧派代表人之一。他攻击文学革命的小说,有《荆生》与《妖梦》(分别载于一九一九年二月十七日至十八日、三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上海《新申报》),前篇写一个所谓“伟丈夫”荆生,将大骂孔丘、提倡白话者打骂了一顿;后篇写一个所谓“罗睺罗阿修罗王”将“白话学堂”(影北京大学)的校长、教务长吃掉等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