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虽为书目所引起,问题是不专在个人的,这是时代思的一
。但因为连带提
,表面上似有太关涉了某一个人之观,我便不敢论及了,可以和他相关的只有“劝人看《庄
》《文选》了”八个字,对于个人,恐怕还不能算是不敬的。但待到看了《〈庄
〉与〈文选〉》,却实在生了一
不敬之心,因为他辩驳的话比我所豫料的还空虚,但仍给以正经的答复,那便是《
旧以后》(上)。
十月二十日。
然而施先生的写在看了《旧以后》(上)之后的那封信,却更加证明了他和我所谓“遗少”的疏远。他虽然
说不来拳击,那第一段却全是对我个人而发的。现在介绍一
在这里,并且加以注解。
这是“从国文教师转到编杂志”劝青年去看《庄》与《文选》,《论语》,《孟
》〔9〕,《颜氏家训》的施蛰存先生,看了我的《
旧以后》(上)一文后“不想再写什么”而终于写
来了的文章,辞退
“拳击手”而先行拳击别人的拳法。但他竟毫不提主张看《庄
》与《文选》的较
实的理由,毫不指
我那《
旧》与《
旧以后》(上)两篇中间的错误,他只有无端的诬赖,自己的猜测,撒
,装傻。几
古书的名目一撕下“遗少”的肢节也就跟着渺渺茫茫,到底是现
本相:明明白白的变了“洋场恶少”了。
施先生说:“据我想起来,劝青年看新书自然比劝他们看旧书能够多获得一些群众。”这是说,劝青年看新书的,并非为了青年,倒是为自己要多获些群众。
施先生说:“我想借贵报的一角篇幅,将…书目改一下:我想把《庄》与《文选》改为鲁迅先生的《华盖集》正续编及《伪自由书》。我想,鲁迅先生为当代‘文坛老将’,他的著作里是有着很广大的活字汇的,而且据丰之余先生告诉我,鲁迅先生文章里的确也有一些从《庄
》与《文选》里
来的字
,譬如‘之乎者也’之类。这样,我想对于青年人的效果也是一样的。”这一大堆的话,是说,我之反对推荐《庄
》与《文选》,是因为恨他没有推荐《华盖集》正续编与《伪自由书》的缘故。
施先生说:“本来我还想推荐一二丰之余先生的著作,可惜坊间只有丰
恺〔8〕先生的书,而没有丰之余先生的书,说不定他是像鲁迅先生印珂罗版木刻图一样的是私人
印本,属于罕见书之列,我很惭愧我的孤陋寡闻,未能推荐矣。”这一段话,有些语无
次了,好像是说:我之反对推荐《庄
》与《文选》,是因为恨他没有推荐我的书,然而我又并无书,然而恨他不推荐,可笑之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