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雨果与《笑面人》(2/2)

在他们三个人之间存在着厚的情,他们相依为命,互亲互,谁也离不开谁,谁也少不了谁。他们之间这真挚的情,加了小说结局的悲剧气氛。

格温普兰的脸是丑的,但是他的内心却无比丽。当他被人抛弃,一个人孤孤单单地跟死神搏斗的时候,他还想到去救另外一个孩,担负起另外~个人的命运;他在成为爵士以后,忘记不了百姓的疾苦,痛斥了那些贵族老爷,最后情愿抛弃荣华富贵,回到自己的亲人边。因此“虽然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怪,可是却认为他是天上的神仙。”说:“长得丑,这算得了什么?坏事才叫丑。格温普兰只好事。所以他最漂亮。”

在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享受特权,穷奢极侈,拚命压榨百姓的血汗来供他们挥霍。女王丈夫的年俸一下就要增加十万英镑。苛捐杂税一样一样地增加。

跟他们形成烈对照的是安妮女王、约瑟安娜、大卫·第利—埃爵士这批人。他们残暴专横、作威作福、荒无耻、德败坏,为了满足自己的私,什么丑事都来。举几个例看吧:安妮女王憎恨约瑟安娜,以能看到她嫁给格温普兰这个畸形人为一大乐事,丝毫也不顾姊妹之情。约瑟安娜和大卫·第利—埃两人都不愿意结婚,因为这对各自的放生活有许多便利。约瑟安娜甚至引诱格温普兰,想寻找堕落的乐趣,这行为只有从她的放无耻的变态心理中可以得到解释。这个貌若天仙、心似蛇蝎的女人,当她最后知格温普兰是她的真正的丈夫的时候,反而立刻把他赶走,对他说她恨他。

自己呢,是一个瞎,从小就没有见过光,但是她“睛虽然看不见,却充满了亮光”她看得到亮人看不到的东西,那便是格温普兰的内心的。她一心着格温普兰,把格温普兰视她的太。这是一个丽纯洁的少女。于苏斯则是一个善良智慧的老人,他不顾自己穷困,收留下两个孤儿,抚养大了他们;他的才智也是惊人的,在他的上闪耀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光芒。然而他受生活的磨难,懂得一人情世故,在恶势力的迫害下,他也不得不逆来顺受。

齐越

然而,雨果虽然真实地描叙了一个不平等的社会面貌,但是他对那个社会的本质是缺乏认识的,因此对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揭得还是不够刻的,也缺少正确的分析。例如,他在刻划反面人的时候,却把一个地位属于次要的基尔费德罗写成了首恶,似乎没有这个人从中施展他的谋诡计,格温普兰的命运可能就不会如此悲惨。至于把情节发展过多地建筑在意外的事件现上,偶然太大,也自然而然地冲淡了一严肃的悲剧的质。此外,作者引经据典、夹议叙之也使人到比较多。这些都可以说是这作品的不足之

雨果把笑面人格温普兰的悲惨故事,就安排在这样一个环境里。

格温普兰在议会里的发言,是对那个社会的一个有力的控诉,其实格温普兰和他的两个亲人—一于苏斯和的悲惨遭遇本,就是一个有力的控诉。统治者的手毁灭他们的幸福,即使于苏斯牢牢守住他的“沉默是穷人唯一的朋友”的信条,他也无法逃避这一只看不见的、可怕的手。

、秘密逮捕、监狱、酷刑,等等。饱经沧桑的于苏斯就对格温普兰这样说过:“沉默是穷人唯一的朋友。他们只可以说一个字:‘是’。承认和同意是他们的全权利。对法官说‘是’。对国王说‘是’。老爷们如果兴,就赏我们几,我就被他们打过,这是他们的特权,他们即使把我们的骨打断,对他们的尊严也不会有什么损害。”他又指:“你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里:锯掉一棵三年的小树,就得安安静静地被人送上绞刑架。…主教法要是判决你犯了异端邪教的罪,就该活活烧死。”

小说的浪漫主义特还表现在作家对情节的安排上:整个故事是由许多人意外的事件联结而成的。小说一开始,一个孤苦伶仃的孩给抛弃在荒凉的海岸上,等待着他的只有死亡,但是他却逃了困境。这样的开烈地引住了读者。尤其是第二第四卷开始,约瑟安娜的来信给格温普兰带来的不安,大海中漂来的葫芦里的秘密,格温普兰突然一变而为克朗查理爵士,于苏斯看见监狱里扛棺材以为格温普兰已被死,约瑟安娜与格温普兰偶然相见,格温普兰在议会控诉统治者的罪恶,他寻找亲人不见正想河时看见那几乎与于苏斯形影不离的狼狗奥莫,等等,真可以说是波澜迭起,风云变幻,而格温普兰的形象在这一连串的情节发展中也显得愈益鲜明。这是这小说的又一特

这几个善良的可怜的人、他们的命运正是当时英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的普遍命运。雨果在小说中运用了他最为擅长的浪漫主义的对比手法,生动地刻划了这几个主要人的形象。

一九七八年三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