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探红楼41对红楼梦中待书和侍书(3/3)

”;导致在同一回目中,出现“茗烟”和“焙茗”共存(见第24和39回)。在《杨藏本》的底本上写的是“待书”(P。861),但是,新加的旁加字则是“侍书”(P。862)。

在《杨藏本》第89页第三页前半页和第90回第一页后半页上,无论是底稿还是修改稿,都写的是“侍书”(请看图2),一共有15个“侍书”

(A)(B)(C)(D)

图2《杨藏本》第90回答底稿(B和C)和旁加字都是“侍书”(A),第89回第3页(D)

如何解释在《杨藏本》的第89和90回上,底稿和修改稿都是“侍书”呢?很简单,说明在曹頫的《风月宝鉴》中,没有这两个回目;它们是由曹雪芹书写和修改的,因而在初始的底稿和后来的修改稿上,都写成曹雪芹使用的新名“侍书”

那么,又如何解释《列藏本》上“待书”和“侍书”同时存在呢?笔者考证出:《列藏本》是以“最早76回《石头记》”为底本,按照《120回红楼梦定本》和《甲辰本》修改而伪造出来的[7]。第27、38、55、73和74回的“侍书”是保持“底本”上面的称呼,第7回的“待书”,可能是两个原因引起的。其一是:笔误了,在誊抄时,多写了一笔,把单直人“亻”,写成双直人“彳”其二是:它的这一回目是照抄《120回红楼梦》定稿版本,说明在最后由曹頫定稿时,曹頫又把“侍书”误写成“待书”需有待今后挖掘出《120回红楼梦定本》时才能定案。

不过,《列藏本》的第27、38、55、73和74回一共有五个回目都写成“侍书”,因而,笔者认为:《列藏本》第7回的“待书”属于笔误的可能性最大。

三、《红楼梦》由《风月宝鉴》增扩而来的又一证明

笔者对《红楼梦》真相研究的重大成绩之一是发现并论证了《红楼梦》是由曹頫的《风月宝鉴》和曹雪芹的《石头记》两个部小说的内容组合而成。曹雪芹通过在《风月宝鉴》书稿的不同部位补进他增扩的内容,最后对这个混合手稿“纂成目录,分出章回,”[3、6]。

为了保持最初手稿的原始面貌,曹雪芹在进一步修改时,只做出新的改动;对未进行修改的部分依然维持原来的称呼,这就是在《杨藏本》这部手稿本上,底稿里出现最初名称“待书”和“茗烟”等的原因。《甲戌本》伪造者不知道曹雪芹的这个习惯,看见底本“转让80回《石头记》”叫“侍书”,而《杨藏本》上叫“待书”,以为是曹雪芹的新变动;他未看到第89回上有5个(其中两个属于涂抹掉的),在第90回上的有15个“侍书”,就按照“前80回”照抄下来,以致造成混乱。

曹雪芹经手发行的《丙子本》(庚)、《甲辰本》和《程乙本》都是“侍书”,唯有在《杨藏本》中四个回目上出现“待书”这个名称本身就说明:在《红楼梦》里的确保持《风月宝鉴》的大量写作内容。这样称呼上的不一致,正好成为笔者新观点的又一个力证。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陈林:红楼梦研究所是地地道道的学术诈骗集团,新狼网站,博客首页,2007-09-16

[2]安晓玲:新探红楼(16):“甲戌本”属高手的伪品(一)、(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