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有家中小厮吵嚷三姐儿自尽了,被小丫头们听见,告知薛姨妈,薛姨妈不知何为,心甚叹息。正为猜疑,宝钗从园里过来,薛姨妈便对宝钗说道:“我的儿,你听见了没有?你珍大嫂子的妹妹三姑娘,他不是已经许定给你哥哥的义弟柳湘莲了么。不知为什么自刎了,那湘莲也不知往那里去了。真正奇怪的事,叫人意想不到。”宝钗听了并不在意,便说道:“俗语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儿妈说,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倒是自从哥哥打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了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完了。那同伴去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妈妈合哥哥商议【商量】,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
**:照抄《程乙本》,《己卯本》只比《程乙本》少一个字:“了”,即“那同伴去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程乙本》)
7)《杨藏本》:下面以《杨藏本》底本,与《程乙本》对比。【】为《程乙本》有的字,【【】】为没有的字。
话说尤三姐自尽之后,尤老娘和二姐、贾琏等俱不胜忍痛【恸】,自不必说,忙令人盛殓,送往城外埋葬。柳湘莲见尤三姐身亡,痴情眷恋,却被道人数句冷言,打破迷关,竟自截发出家,跟随这疯道人飘然而去,不知何往。暂且不表。
且说薛姨妈闻知湘莲已说定了尤三姐为妻,心中甚喜,正是高高兴兴,要打算替他买房子,治家伙,择吉迎妻【娶】,以报他救命之恩。忽有家中小厮吵嚷三姐儿自尽了,被小丫头们听见,告知薛姨妈,薛姨妈不知何为,心甚叹息。正为猜疑,宝钗从园里过来,薛姨妈便对宝钗说道:“我的儿,你听见了没有?你珍大嫂子的妹妹三姑娘,他不是已经许定给你哥哥的义弟柳湘莲了么。不知为什么自刎了,那湘莲也也不知往那里去了。真正奇怪的事,叫人意想不到【【的】】。”宝钗听了并不在意,便说道:“俗语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儿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倒是自从哥哥打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了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完了。那同伴去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量,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
**通过上面的对比分析,获得:
1)由《甲辰本》生成《程乙本》时,曹雪芹对第67回进行了比较大的修改。将【活该不是夫妻,妈所为的是有救哥哥的一段好处,故谆谆叹息,如果他二人齐齐全全都,妈自然该替他们料理,如今死的死了,出的出了家】,精简改成【前儿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由此便产生两种基本的写法:最初是:“大字本”和《甲辰本》的描写;后来改成《程乙本》的文本。伪本《列藏本》、《戚序本》和“大字本”相同;而《己卯本》、《蒙府本》和《程乙本》相同。
2)《列藏本》和《戚序本》同《蒙府本》相差较大。《戚序本》和《列藏本》相差比较小;
3)《杨藏本》是誊清稿,内容与《程乙本》基本相同,可以认为它是《程乙本》的誊清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