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在修改完第28回后,得上面《杨藏本》中的修改稿;接着,由他对修改稿
行誊清。凡是由曹雪芹誊担任清修改稿时,他一边誊写,一边对文稿再次
行修改。由他抄写
的誊清稿,笔者称之为“再改动誊清稿”今本《庚辰本》上面的文字是
照下列方法,从《杨藏本》的修改稿中编辑
来的:
3)保留《杨藏本》中新添加的文字:(且)、(尚)、(何在)、(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下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如何解释这段悲伤。正是影不离
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是)、(代玉看见)、(土,起来下山);
通过上面的方法,才誊抄今本《庚辰本》这个送审用“大字本”的文本;可见,《杨藏本》中的第24回等11个回目是今本《庚辰本》的原始手稿。
4)删除《杨藏本》中新添加的文字:(将来)、(呸!)、(打谅)
6)重新加的文字有:【已】、【
为何等蠢
茫无所知,逃大造
尘网】、【使可】、【我】、【悲恸】、【见黛玉去了】。
像第28回这修改稿,在《杨藏本》里,还有十回;也就是说,《杨藏本》中第24~28、34、35、39、57、58、70等11回都是修改稿,但是它们的“底本”都显著不同与今本《庚辰本》,全
都不是在《庚辰本》的文本上
行修改的。而且,在《杨藏本》中还有19个回目的产生《程乙本》的修改稿,是以《甲辰本》为底本,而不是以《庚辰本》为底本
行"批阅增删本"的。《杨藏本》的前80回中,属于大修改的回目一共是48回,其中11+19=30回,62 %的回目的修改稿都不是以《庚辰本》为底本
行修改的,土先生怎么能说《梦本》(即《杨藏本》)是《庚辰本》的"批阅增删本"呢?
[5]安晓玲:新探红楼(70):对《红楼梦》内容的分解和成书时间探讨
5)删除《杨藏本》中的正文:【忽抬不见了代玉】;
二、今本《庚辰本》的原始手稿在《杨藏本》里
[1]土默熱:《十二钗》系统——海棠社、桃社的故事
1)去掉《杨藏本》中的涂抹掉的文字:[[况]]、[[玉]]、[[坐在山坡上哭]];
2)保留《杨藏本》中涂抹掉的文字:[[则]]、[[当]]
[8]土默:《石
记》并非《红楼梦》,红楼艺苑,学术研究,2006-12-23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笔者竟然在《杨藏本》中发现:不仅有18个回目的修改稿是生成《甲辰本》的原始手稿,有19个回目是产生《程乙本》的原始手稿;而且还有11个回目是今本《庚辰本》的原始手稿,今本《庚辰本》就是在誊清这些原始手稿之后得来的。
[3]安晓玲:新探红楼(58):《红楼梦》作者的探讨
[2]土默:《红楼梦》成书过程纵横谈,红楼艺苑,学术研究,2007-4-27
为了节省篇幅,仍然以上面的内容为例,来说明今本《庚辰本》的这段内容是如何从《杨藏本》的修改稿中产生的。
但是,《杨藏本》中的分回目的确和今本《庚辰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有11个回目是今本《庚辰本》的原始手稿!
[4]安晓玲:新探红楼(42):大小贾宝玉的产生
[7]土默:《红楼梦》作品的结构
缺陷是怎样形成的,红楼艺苑,学术研究,2007-6-8
杨藏本》的差别非常大。今本《庚辰本》既不同于《杨藏本》的“底本”,也不同于它的“修改文”
可以武断地肯定:土先生永远也拿不来!!理由很简单,因为洪昇
本就不是《今本石
记》的作者。所以,本文从文本分析,再次论证了:现有的《石
记》的创作者不是洪昇,而是曹雪芹!
在《杨藏本》里面居然有11个回目是生成《现有庚辰本》的原始手稿,应该作为曹雪芹的确创作了今本《庚辰本》的力证。在《土默熱红学》里,如果提供不
11个回目《现有庚辰本》的原始手稿的话,那么,土默熱先生在《土默熱红学》中宣扬的“《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洪昇”的“学说”就是骗人的把戏!
照土先生的划分,《杨藏本》是属于由曹雪芹在今本《庚辰本》上“批阅增删”而成的版本,那么为什么在《杨藏本》里却有形成今本《庚辰本》11个回目的原始手稿呢?这就充分证实:土先生完全歪曲了《红楼梦》的事实真相!
既然土先生说《杨藏本》是由洪昇创作的《石记》的"批阅增删本",为什么《杨藏本》的底本和今本《庚辰本》相差甚大?为何不是在今本《庚辰本》的文本上
行修改呢?这一
就彻底戳穿了土先生的谎言,《杨藏本》的“底本”
本就不是今本《庚辰本》!!因而,从何谈起“《杨藏本》是由洪昇创作的《石
记》的‘批阅增删本’”?
[6]安晓玲:《红楼梦》的重要新发现(1):《庚辰本》第八册是原始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