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茗烟再三催促回家,宝玉无奈,只得出来上车回去。不知后面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鬃 《舒序本》上的这段异文比《庚辰本》等的描写更好。《庚辰本》中鬼使之间的对话太牵强,《舒序本》写当时秦钟断气的实景更具体贴切,而且它删去了:“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似乎曹頫和曹雪芹二人在厌恶仕途经济的程度上有差别,到底谁更反对仕途经济,尚需进一步考证。
笔者认为:《舒序本》中异文的前面部分与《列藏本》一样,(《列藏本》删去了中间一段文字“定睛细看,只见他泪如秋霜,气若游丝,眼往上翻。欲有所言,已是口内说不出话了。但听喉咙内痰响,若上若下,忽把嘴张了张,便身归那世了。宝玉见此光景,又是害怕又是心疼伤感,不觉放声大哭了一场。看着装裹完毕,又到床前哭了一场,”——恐怕是抄漏了),最后部分是:“又等了一回。此时,天色将晚了,李贵茗烟再三催促回家,宝玉无奈,只得出来上车回去”,两者的文字又完全相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它们都抄自《120回红楼梦》定稿版本。
《列藏本》在上面方括号[]黑体字前,写了个“(注)”字,表示黑体字的文字是注解;可是,在《舒序本》中,将它抄入正文(上面用大括号{}黑体字标出),删去了(注)字。这表明两点:1)《舒序本》伪造者的水平较低;因而与其它伪本[2、3]相比,数它按照《120回红楼梦》定稿版本抄写的内容最多和最全:2)两者都具有在《庚辰本》、《甲辰本》、《梦稿本》、《己卯本》、《蒙府本》、《戚藏本》和《甲戌本》等古本,以及《程甲本》、《程乙本》等印本中没有的注解和描述文字,说明的确存在《120回红楼梦》的定稿版本。
还可以举出《舒序本》中一些来自《120回红楼梦》定稿版本的异文,在此不再赘述。
二、 《舒序本》是古代人伪造的旁证
郑庆山先生相当详细地剖析了《舒序本》的内容,并与其它古本进行了对比[1]。不是利用本科生做毕业论文,要不少学生分别将《舒序本》与《庚辰本》、《已卯本》、《甲戌本》、《甲辰本》、《列藏本》、《梦稿本》、《蒙府本》等进行对比分析,对《舒序本》同其它古本之间差异的统计工作是难以做得如此深入的。当前,我国有关《红楼梦》文本的研究,缺乏的就是这种具体细致的调查分析工作。
郑先生最后得出结论:前5回、22、25~27回,《舒序本》源于《庚辰本》;第6、7、9~12、32、34、39回,《舒序本》源于《已卯本》;第8、13~16、30、31、33~35回,《舒序本》源于《梦稿本》等等;最后得出:《舒序本》的母本是:《已卯本》、《庚辰本》、《梦稿本》、《甲戌本》、《列藏本》、《甲辰本》等。似乎是说,《舒序本》的生成时间在这些古本之后。欲让《舒序本》参考这6种版本编写,那就不是曹雪芹的著作,而是汇编了。
笔者认为:正好相反,《舒序本》生成在前面,郑先生的研究工作正成了笔者所持观点的旁证。《舒序本》是将《庚辰本》,按照《120回红楼梦》的定稿版本修改和汇编而成,因而两者有雷同的地方。因为《梦稿本》的内容最接近《120回红楼梦》的定稿版本,因而可以在《舒序本》中找到与《梦稿本》相同的修改;由于《列藏本》有些回末也是按照《120回红楼梦》定稿版本改动的,因而也能找出两者雷同的修改;文章[4~6]已经指出,《已卯本》和《甲戌本》是以《庚辰本》为底本伪造的,当然在它们里面同样可以找出相同的地方。《甲辰本》是曹雪芹修改《庚辰本》后产生的,自然会出现《舒序本》和《甲辰本》有雷同之处。
三、 结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