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庚辰本》中的716条批语大分是假的,尤其是夹批,绝大
分属于伪造品,没有什么学术价值;
2)曹雪芹没有在《庚辰本》每册封面上书写各回目的名称“后四册”的封面和上面的“庚辰秋月定本”等是仿造的;
3)国、园的外框“囗”不同;
(二)后四册封面是近代人仿写的
图1《庚辰本》的第二册(A)和第七册(B)封面
(A)(B)
在现存古本中,脂批较多的版本有:甲戌本、甲辰本、蒙府本和庚辰本等。令人奇怪的是,每个古本的脂批很少相同的(《甲戌本》和《庚辰本》除外,因为《甲戌本》的脂批照抄《庚辰本》而来[11])。这不符合《红楼梦》的形成规律。
(三)大分脂批属于伪品
四、结论
三、《庚辰本》必须更名
上篇文章指,为了增大所伪造的《已卯本》的可信度,由伪造者临摹“前四册”封面的笔迹,写
“后四册”的封面,且上面带“庚辰秋月底本”为什么不把八册封面都重新书写呢?主要是《庚辰本》不是伪造者的,而是徐星署所有;为了避免他知
,只有采取更换后四册的封面。这一
可由两
封面的字迹看
。图1是第二册和第七册封面的对比,临摹
平的确很
。
1)带弯勾的勾“乚”,前四册都大于90度;而后四册约为90度;
4)捺“ㄟ”的拖笔有差别,如大、天、林;人、
、秋、本、等字。
2)“凤”、“宁国府”等字的写法存在差异;
2)《庚辰本》上的眉批是抄写者为了畅销,而自己伪造而成。尤其是夹批,可以认为大分属于伪品;有些写的质量低劣,不知何意。
从上面的论述中,充分看:78回的《石
记》不是在“庚辰年”的定稿本,这是伪造者瞎编的;曹雪芹对他的作品
本就没有这
写法,包括《甲戌本》在内,都属于伪品。所以,再叫它《庚辰本》已经很不合适,因为它里面有许多庚辰年以后写
来的批语。笔者建议,把《庚辰本》更名为《78回石
记》,简称《78回本》;《甲戌本》改称《16回石
记》,简称《16回本》。
4)曹雪芹没有搞过《庚辰本》和《甲戌本》,这提法是别人编
来的。笔者建议将《庚辰本》改称《78回石
记》,简称《78回本》;把《甲戌本》改名《16回石
记》,简称《16回本》。
1)《庚辰本》的正文基本上不是伪造品;
1)《庚辰本》的原本不是在庚辰年(1760)成书的;
特殊,
引买家,在誊抄完后,自己补充书写而成,应属于伪品内容。
照常理,曹雪芹的誊清稿送给亲友审阅,写批语和意见;收回后,首先将所有批语抄写下来,曹雪芹才能对誊书稿作
一步的修改;修改完毕并誊清后,理所当然,应把所有批语照抄回去;最后,将新修改的书稿再送
去审阅,书写新的批语,并到庙市发行。可见,《红楼梦》各版本上的批语应该相同的多;而且,由庙市书摊抄写
售的手抄本上,不会有落款年代更晚的批语。例如,在《庚辰本》上,不会
现1760年以后的批语。但实际上,在《庚辰本》写有大量壬午年(1762年)、甲午年(1774年)、丁亥年(1827年)等批语,这说明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