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七十章 买卖双方
顿饭工夫,一干粮商到来,杜子腾向他们转述了王贤的要求。
粮商们本以为在劫难逃,现在却有机会纳粮消灾,而且日后还可以继续卖高价粮,自然喜chu望外。只是听说一个月内,要补齐六千石粮食,一下又都犯了难。
正如王贤所料,因为江南jiao通便捷,粮食不耐久贮,粮商们向来存粮不多,大都是an月购粮an月销货,这样资金压力小、存粮损耗也少,是以三家加起来,也只有一千七百石…
就这点粮食还不能动用,因为这是富yang百姓的口粮。临近年关,正需要富足安定的气氛,魏知县肯定不同意,县里chu现缺粮的局面。
“不是我们不尽力,实在是力有不逮啊大人。”周洋周粮商嘶声dao:“要是刚秋收那会儿还好说,可现在进了腊月。天一冷,粮食能放得住了,粮商们都屯着粮食等开chun涨价呢。”
“那你们的粮食从哪进?”王贤问dao。
“这都是长期买卖。像我,是和嘉兴几个县的粮商搭上线,他们一年十二个月,每月卖我五百石粮食,但这已经是上限了,粮贱时我不要,粮贵时他们不给。”周洋叹气dao:“总之,在腊月里有钱都买不到六千石粮食。”这话矫情了,有钱还是能买到的,只要肯chu大价钱。
“是啊,大人,能不能宽限一下,”另两个粮商也点toudao:“给我们半年的时间,待夏粮下来,我们砸锅卖铁,也会把这六千石粮食补上!”六千石粮食,如果等到夏收时,他们的进价是四千两白银,三个粮商加上个杜子腾,还有那李晟,五人分摊是八百两,基本上两年白干了。
但要是现在去进货,一万两银子也不够,他们非破产不行…
见王贤不说话,几人jiao换下目光,和他还算有jiao情的周洋,小声dao:“当然不会让大人吃亏,快过年了,我们粮商an例要给hu房上贡,这次多包一百两给大人。另外,原先给大人的四时常例,我们再加两成,只求大人通rong几个月,日后保证不敢在库粮上耍hua样了。”
显然来的路上,他们便已经商量过了。几个粮商一致认为,他们之所以遭此无妄,很可能是没有及时给王贤上贡所致…
“…”这条件不可谓不优厚,弄得王贤都心里yangyang,但职业谨慎告诉他,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明chun发生饥荒怎么办?老百姓的救灾粮可不能等到夏收。万一闹大了,挣多少钱都没命hua。
拿定主意,他迎着众人乞求的目光,缓缓摇toudao:“不行,多大的困难都要克服,最晚正月底,六千石粮食必须入库。”
“大人bi1得再jin,我们进不到粮食也是白搭。”众粮商无奈dao:“到tou来,就是杀了我们也完不成。”
“你们既然说那些外县粮商,屯粮是为了高价chu售。”王贤淡淡dao:“那你们现在就anchun荒时的价钱买便是了,他们能早几个月回笼资金,肯定求之不得。”
“这…”周洋苦笑dao:“哪有那么多钱?我们砸锅卖铁也不够。”
“呵呵…”王贤却挪揄笑dao:“都说商人狡猾,你们怎么这般死心yan?”顿一下dao:“谁说开高价,就要hua大钱的?”
“什么意思?”众粮商茫然dao。
王贤便笑dao:“我给你们chu个主意,保guan你们多hua不了多少钱,就能完成任务。”
“我等洗耳恭听。”粮商们瞪大yandao。
“人要学会逆向思维,所谓wu稀为贵,wu多则贱…”王贤便轻声daochu一tao方略来“这样,把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价钱自然就降下来了。”
众粮商听得目瞪口呆,这王贤,简直就是jian商中的jian商啊…。
事不宜迟,当天下午,周洋三个立即写信给临近的海宁、余杭、临安、新城、昌化、建德、桐庐、淳安、寿昌等县粮商,向他们宣布一则惊人的消息因为新任县老爷突然严格起来,富yang县粮商卖给常平仓的粮食,被判为陈粮,县老爷大为光火,已经将他们下狱,并限他们一月内换成新粮,否则统统杀tou!
为了保命,富yang县三家粮商不得不下血本,宣布以三两银子一石的价钱,收购今年的新米!
听到这个消息的粮商都惊呆了,这样的价钱即便在chun荒时,也是不可能chu现的!
现在各县普遍的粮价,是八钱银子一石粮,当然卖给外县进货的粮商时,an例是要涨价的。尤其是这zhong临时jin急购粮,自然要狠宰一刀。但是再涨也ding多就是翻番,即一两六钱一石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