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三张名嘴(3/3)

奶,谁能怀疑这不是一头上好的母牛?只要一买回家就下崽了,变成了一子毋,就是价钱高点,也值。结果可想而知,就这头没人要的牛,到了茂老倌手里,经过一番打整,不仅卖出了好价,而且还是卖的两头的价牛。

生意人各有各的妙招,谁都会把自己的东西说成一朵花,尽挑好的话说,不过象茂老倌这种能把赝品卖成真迹的高明手段,在当时还真亏他想得出来,他是否就是今天制假贩假的祖师爷呢?他的独门手艺今天已经失传了,他的后人都是老实的庄稼人。



再要说的一张嘴叫荷包皮。荷包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现在已无法考证。如果说到嘴上的功夫,他一点也不比前两位逊色。

荷包皮十二岁丧父,十五岁丧母,是跟着爷爷奶奶一块长大的,没有父母的孩子,小时候吃的苦就不必说了。正是在这种苦难的环境里长大,才把他培养出了一张能说会道的名嘴。他的嘴很甜,见了人,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他都叫你一声:大叔、大妈、大哥、大嫂什么的,不仅叫得亲切,而且还满脸堆笑,好象他就是你的一个至亲。他有一套胡吹瞎骗、云天雾罩的神侃本领,只要你和他呆上一会儿,保证让你晕晕糊糊,辨不清东南西北。都说他干蛤蟆能闪出尿来,一点都不假。

刚解放不久他参了军,去了华北大平原的某个城市。到了部队,首长看他人长得蛮机灵的,特别是他那张裹着蜜的甜嘴,更是讨人喜欢,便把他调到师部给师长当警卫员。在首长身边工作,相对来说,行动是比较自由的,纪律也管得松一些,这正好对了荷包皮的味口。在家他就自由散漫惯了,到了部队又是当的机关兵,还真是他的好运气。师部附近有一商店,商店里有一售货员,是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姑娘长得皓齿莹眸,柳叶长眉,细皮白肉,小巧玲珑,是个人见人爱的小美人。荷包皮想:以后复员回了家,自己家里哪条件,怕是很难讨到称心如意的老婆,若是把这小姑娘弄到手带回家,那才叫扬眉吐气呢!这么一想,从此荷包皮就安下了不良的用心。有事无事总是往商店跑,今天来买盒香烟,明天来买盒火柴,后天又来买支牙膏,本来是一次可以买完的,他就是要分多次来买,目的就是接触接触小姑娘。东西买完后,又不急着走,还得找姑娘东扯胡芦西扯瓢的聊上一阵子。开始,小姑娘看他是解放军同志,不好意思驳他的面子,只是虚以应付,谁知一来二往,日久生情,小姑娘渐渐地被他那幽默诙谐的话语迷住了,慢慢地向他敞开了心扉,最后竟一步步地向前发展至到谈婚论嫁的阶段。小姑娘虽然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荷包皮,但对荷包皮却知者甚少,特别是对他家里的情况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爱情已走到这份上,该问问了,总不能什么都不知道,就往火坑里跳吧!小姑娘开始问荷包皮了,荷包皮见问,当然明白小姑娘的意思,心想:如果如实相告,小姑娘就会产生动摇,谁愿意从一个大平原嫁到你一个穷山沟里去呢?即使她本人愿意,她父母也不会同意,一旦出现了来自家庭的阻力,往往都是个人屈服于家庭,以失败而告终的;如果不如实相告,编一套谎话去骗她,就是把他骗到手跟了自己,自己也逃不脱骗子的罪名,就会在夫妻之间埋下一道永远都无法修补的裂痕。怎样才能做到既如实相告,又要让他听了后心里满意?荷包皮为这事还颇费了一番心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