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什么是学问
我们经常听人说,某人有学问,某人没学问。“学问”一词很吓人,可以打倒人,也可以因此被打倒。但什么是学问,众人的看法却不尽相同。我据说是个没学问的人,经常被火yan金睛的革命小将临空揪斗一番。但是俺没吃过猪rou也见过猪跑,自两槐夹井以来,毕竟跟大大小小真真假假有学问的人打过许许多多形形sese的jiaodao,所以对“学问”一词也不免有几点个人的斟知拙见,下面就排在这里就教于方家。
一个人要“有学问”首先必须“知dao的事情多”即多知、多闻。有些知识分子知dao的事情很少,连灯泡都不会换,连邓丽君都没听过,连韭菜芹菜都分不清,不以为耻,反而宣称自己是“学者”认为那些见多识广的人是“不务正业”an照这样的逻辑,白痴就是最“务正业”的了,知识越多就越反动了。这真是学问的退化,文明的悲哀。
这里所说的“多知多闻”可以是“知dao很多领域的事情”比如孔子,从朝拜礼仪到驾车she1箭都知dao,既懂军事,也懂“政治经济学”这叫“广博”今天的很多人,看见某人是数学系的教授,就以为他必定不懂建筑学,这是现代人的愚昧。我上大学时,数学系的朋友整天研究萨特和弗洛伊德,也没耽误他上博士,这就是综合xing大学的优势。没有一定程度的“博”是什么学问也谈不上的。
另外,多知多闻也可以指“在某个专门领域知dao得比别人多”这叫“专shen”例如我们大家都有些医学知识,但是医生就比一般人知dao得更多,因此他在医学领域内就比我们“有学问”即使他chu了医疗事故,也仍然比我们外行有学问。千万不要发现了大作家的一个错别字,就汪汪狂吠,贬低其人格,觉得人家不如自己。现在的这zhong浅薄青年实在是太多了。再如刘心武讲《红楼梦》,许多人骂他是野狐禅,骂他无知,其实刘心武的研究可能比那些资shen的红学家要弱一些,路子也未必正确,毕竟他是作家chushen,但刘心武总比一般的中文系大学生有学问吧?他对《红楼梦》的熟悉程度我看也是超过许多古典文学教师的。刘心武至少称得上是《红楼梦》专家的。
需要注意,广博和专shen并不是对立的。有些人可以在多个领域都很专shen,古人往往如此,现代人也不少。所以,切不可认为一个铁匠zuochu的沙发就不如木匠。福柯、ba尔特这样的大师,我们能说他们是哪个专业的吗?一个在某一领域比较专shen的人,对相邻领域也必然所知较多。举例来说,一个文史哲专业的大学者,应该在文学、语言、历史、哲学、宗教、艺术、心理、社会、政治、经济等诸方面都ju有博士、至少是硕士的水平。所以,我们这些略有成就的小学者,没有任何骄傲的理由,我们距离真正的大师,还差得远呢。假如一个wu理系的本科生想当然地在wu理问题上随便教训一位化学系的教授,那就是不懂dao理的“轻狂”了。
其次,多知多闻,可以算作有“学”但光凭知dao的事情多,还不能就算“有学问”北京的chu租车司机知dao的事情都很多,上知中南海,下知八宝山,有些司机的渊博程度已经超过了外省的局长和教授,但他们多数不能称之“有学问”为什么呢?因为必须把知dao的事情消化整理为系统的“知识”才能称“学问”用老百姓的话讲,那得“说chu来一tao一tao的”有些人被取了外号叫“张大学问”、“李大学问”就是因为他们的谈吐比较系统,所掌握的信息连成了ti系。
现在网络发达,可以搜到很多信息,浏览很多文章,这表面看起来是好事,其实害chu1也很大,使很多基本功没练好的青少年胡luan吞咽了一些信息快餐后,就自以为很有学问啦,动不动就“豁然开朗”然后就去趾高气昂地教训别人。说他们没有教养他们可能不爱听,其实就是分不清“信息”和“知识”今天读点张爱玲,明天读点张恨水,并不等于就知dao了“现代文学”今天读点水浒,明天读点金庸,并不等于就掌握了“武侠文学”信息必须经过加工chu1理才能转化为“知识”不然我们hua钱上学干啥?在家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