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万里投荒第二人(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万里投荒第二人

此时政局是非常jin张的。蒋介石在拼命“安内”日军已薄古北口,在东北兴风作狼,更不在话下。“九·一八”后,我也曾参加清华学生卧轨绝食,到南京去请愿,要求蒋介石chu兵抗日。我们满腔热血,结果被满口谎言的蒋介石捉弄,铩羽而归。

mei丽安静的清华园也并不安静。国共两方的学生斗争激烈。此时,胡乔木(原名胡鼎新)同志正在历史系学习,与我同班。他在进行革命活动,其实也并不怎么隐蔽。每天早晨,我们洗脸盆里sai上的传单,就chu自他之手。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尽人皆知。他曾有一次在shen夜坐在我的床上,劝说我参加他们的组织。我胆小怕事,没敢答应。只答应到他主办的工人子弟夜校去上课,算是聊助一臂之力,稍报知遇之恩。

学生中国共两派的斗争是激烈的,详情我不得而知。我算是中间偏左的逍遥派,不介入,也没有兴趣介入这zhong斗争。不过据我的观察,两派学生也有联合行动,比如到沙河、清河一带农村中去向农民宣传抗日。我参加过几次,记忆中好像也有倾向国民党的学生参加。原因大概是,尽guan蒋介石不抗日,青年学生还是爱国的多。在中国知识分子中,爱国主义的传统是源远liu长的,genshendi固的。

这几年,我们家ting的经济情况颇为不妙。每年寒暑假回家,返校时筹集学费和膳费,就煞费苦心。清华是国立大学,hua费不多。每学期收学费四十元;但这只是一zhong形式,毕业时学校把收的学费如数还给学生,供毕业旅行之用。不收宿费,膳费每月六块大洋,顿顿有rou。即使是这样,我也开支不起。我的家乡清平县,国立大学生恐怕只有我一个,视若“县宝”每年津贴我五十元。另外,我还能写点文章,得点稿费,家里的负担就能够大大地减轻。我就这样在颇为拮据的情况中度过了四年,毕了业,dai上租来的学士帽照过一张相,结束了我的大学生活。

当时liu行着一个词儿,叫“饭碗问题”还liu行着一句话,是“毕业即失业”除了极少数高官显宦、富商大贾的子女以外,谁都会碰到这个xing命jiao关的问题。我从三年级开始就为此伤脑jin。我面临着承担家ting主要经济负担的重任。但是,我chui拍乏术,奔走无门。夜shen人静之时,自己脑袋里好像是开了锅。然而结果却是一筹莫展。

yan看快要到1934年的夏天,我就要离开学校了。真好像是大旱之年遇到甘霖,我的母校济南省立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托人邀我到母校去担任国文教员。月薪大洋一百六十元,是大学助教的一倍。大概因为我发表过一些文章,我就被认为是文学家,而文学家都一定能教国文,这就是当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