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终于走了,章用一家在哥廷长达六七年的生活也终于结束了。章用在德国苦读了六七年,最终也没有能再回德国来,没有能取得博士学位。从此以后,我同他们母
都没有能再见面。章用先在浙江大学教书,抗战军兴,到
播迁,在颠沛
离之中,他没有忘记我,也没有忘记写诗。时常有信给我,有时附上自己的诗。我现在还能记住一些他的诗,比如“常歌建德非吾土,岂意祁门来看山”等等。不记得是在哪一年了,他把自己生平写的不算太多的诗全
寄给了我。我不知
,他是怎样考虑的。难
他已经预
到自己肺病缠
,将不久于人世,因而尽早把自己的心血的结晶寄给可靠的朋友,传之其人吗?他的预
是正确的,不久他就在
离播迁中离开人世,只剩下我这个受他重托的人还活在人间。综观章用一生,他是一个寂寞的人,一个孤傲的人,一个落落寡合的人,一个短命的才人。他是把我这个同他仅仅有一年多
谊的人,看
自己惟一的知己的。此境可悲,此情可
!现在茫茫人世,芸芸众生,知
章用,想到章用的人,恐怕只有我一个了。我愈来愈
到,我也失去了一位难得的知己。然而人天悬隔,
哭无泪“上穷碧落下黄泉,两
茫茫皆不见”恐怕我要抱恨终天了。悲夫!
就这样,章伯母迎我们到她家去,我自己也愿意去看一看这一位简单天真的老人。我的目的主要是去找章用,听他谈一些问题。他母亲说,我一去,章用就好像变了一个人,脸上有了笑容,话也多了起来。这时,老太太显然也
兴了起来,立刻拿
心,沏龙井茶,还多半要留我吃饭,嘴里一方面讲章士钊,一方面忙前忙后,忙得不可开
。我同章用谈论什么问题,也谈得兴致正
。有几次,在这样谈话的间隙中,忽然听到楼外雷声如擂鼓。从楼
上的小玻璃窗
里看
去,天空
云翻
,东面山上的丛林被
云封住,迷成一片,颇
到大自然的威力。但是,我们谈兴不减,稍一注意,就听到大雨敲窗的声音。
,没有任何德国朋友,没有人可以说话,一定是寂寞得难以忍耐。所以一见我们这些“民家”便喜笑颜开,嘴里连连说着:“我告诉你一件大事!”连气都不上来。她所说“大事”都是
大的小事。她刺刺不休,话总说不完。但是她一不读书,二不看报,可谈的话题实在有限。往往是三句话过后,就谈章士钊。谈章士钊同她结婚时的情景。章士钊当了大官,但是对待妻
,总以西方礼节为准。上汽车给她开车门,走路挽着她的胳臂,而且满嘴喊Darling(亲
的)不止。她自己如坐云端,认为自己是普天之下最幸福的妇女。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她忽然发现真实情况完全不是这个样
。于是立刻从九天之上的云端坠了下来。适逢章士钊也下了台,于是夫妇同儿
们来到了哥廷
。
这样好的时光并不很长,可能只有1936年一个夏天。一转到1937年,章家的国内经济来源
了问题,无力供给在德、英、意三个国家的孩
读书和生活。他们决定,章用先回国去探听探听。章用走了以后,老太太孤
一人,留在哥廷
,等候儿
的消息。此时,我同龙丕炎就承担了照看老太太的责任。我们三个人每天在饭馆里一起吃午饭。每天见面时,老太太照例气
吁吁地说:“我告诉你一件大事!”我们知
,没有什么大事。吃过午饭,送老太太回家,天天如此。后来,章用从国内来了信:经济问题无法解决,章用不能回来了,要老太太也立刻回国。我们于是又帮她退房
,收拾东西,办护照,买车船票,忙成一团。就在这样的非常时期,老太太还并没有忘记了自己的“官家”
份。她照了相,要我们帮她挑选“标准相”回国后好送给新闻记者。
她谈的有关章士钊的情况,远远不止这一。为了为贤者讳,我在这里就讲这一些。在将近二年的时间内,她讲丈夫的故事,不知讲了多少遍,有时候绘形绘声,讲得琐细生动之至。这对章用当然更是刺激。他虽然照常是沉默不语,然而眉
却蹙得更加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