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胡村月令(6/7)

我喜歡晴天,春雨梅雨秋霖我都厭惡,雨天鄉下人在家里做的事,如剪蕃薯

苗,刮苧麻,溼漉漉的不用說,即襲穀舂米,我亦何時聽見都覺其是和在雨聲里

,還有是睡打稻草編織草鞋,那聲音總使我想起雨天。惟有晴天落白雨,大太陽

大雨點,雷聲過后半邊天上垂下虹霓,最是好看。但秋天到底晴天多,秋霖過了

,殘暑已退,太陽就另是一番意思。鄉下人忙于收成,畈上稻桶里打稻,一記一

記非常穩實,弘一法師說最好聽的聲音是木魚,稻桶的聲音便也有這樣的安定。

人世因是這樣的安定的,故特別覺得秋天的斜陽流水與畈上蟬聲有一種遠意

,那蟬聲就像道路漫漫,行人只管駸駸去不已,但不是出門人的傷情,而是閨中

人的愁念,想着他此刻在路上,長亭短亭,漸去漸遠漸無信,可是被里餘溫,他

動身時吃過的茶碗,及自己早晨起來給他送行,忙忙梳頭打開的鏡奩,都這樣在

著。她要把家里弄得好好的,連她自己的人,等他回來。秋天的漫漫遠意里,溪

澗池塘的白蘋紅蓼便也于人有這樣一種貞親。

重陽過后,天氣漸漸冷了,村里的新婦與女兒們清早梳洗開始搨起水粉,堂

兄弟與叔伯見了故件驚詫說:“哎?天快亮時霜落得這樣厚!”她們也笑起來。

我三哥哥在紹興營里當排長,新討了三嫂嫂,是紹興城里人,回胡村參見宗祠,

辦喜酒,頭一年就留她在家里奉侍娘娘,她開箱子取出緞子裁剪,因為已入深秋

,剪刀與緞子涼涼的,就覺得人體的溫馨,且亦是新婦的溫馨。

【戲文時】

十月小陽春,田稻都割盡了,村口陌上路側烏(木 臼)樹,比楓葉還紅得好看

,朝霜夕陽,不知何時起忽然落葉殼脫,只見枝上的(木 臼)子比雪還白,比柳絮

比梅花又另是一種體態,把溪山人家都映照了。此時嶀浦大王出巡,經過的村子

都辦素齋酎神,招待迎神諸眾。較小的村子菩薩只停一停,打了午齋或只分(米

麼)(米 茲),較大的村子則做戲文,請菩薩落座,翌日再啟行,胡村也年年此時

必做戲文。

菩薩有三尊,一尊白臉,一尊紅臉,一尊黑臉,也許就是桃園結義起兵的劉

關張三兄弟,但是叫嶀浦天王。出巡時三乘神轎,緩緩而行。轎前鼓吹手,旗牌

銃傘,又前面是盤龍舞獅子,耍流星拋菜瓶,最前面是十幾封大銅鑼,五、六對

號筒,還有是串十番的人,此外神轎前后手執油柴火把及燈籠的有千人以上,一

路鳴鑼放銃,真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十番班是唱紹興大戲,有鑼鼓鉦笛絃索來配,惟唱而不扮,菩薩出巡時較大

的村子都出一班娛神,跟菩薩到落座的村里,若無戲文的,便留一班在神座前唱

,其餘則在較有名望的人家打齋,就在那家的堂前唱。一年我父親與胡村一班十

番去迎神,路上得知下王的十番今晚到蘆田要唱軒轅鏡,下王與蘆田都是財主村

子,軒轅鏡又是一本難戲,胡村人就在路亭里在田塍邊歇下來時看戲本,一路走

一路記。傍晚到蘆田,菩薩落座。諸眾被請到各家打齋,胡村與下王兩班十番恰

好落在同一台門的兩份人家堂前。鑼鼓開場,先是下王班唱軒轅鏡,胡村班唱紫

金鞭,隨后那邊軒轅鏡只會唱半本,這邊見那邊停了就來接下去,是我父親擊鼓

執拍板指點,竟是唱得非常出色,引得女眷都出來聽,堂前庭下大門口擠滿了左

鄰右舍,及從各村各保迎神同來的諸眾,都說胡村十番班壓倒了下王十番班,主

家也得了體面,添燭泡茶,搬出半夜酒,茶食點心八盤頭。

迎菩薩我頂愛看盤龍,龍有二、三丈長,八個人擎,一人擎龍頭,一人擎龍

尾,六人擎龍身,前面一人擎珠,龍頭是布與竹骨再加彩紙箔做成,龍身只是一

幅布繪上龍鱗,就像被剝下的龍皮,每隔二尺套一個像燈籠殼子的竹骨,用帶子

繫著,這竹骨紮在一根五尺長盃口粗細的棍子上,由一個人高高擎起,如此八個

人擎著走時,便有飄飄然蜿蜒之勢。菩薩出巡到胡村時,神座還在台登山腳下,

前頭的龍就已到了村口,路邊田里割過稻,正好盤龍,當下數聲銃響,鑼聲大震

,兩條龍飛舞盤旋,各戲一顆珠,另外田里也是兩條龍在盤。但還有兩條龍則一

直跟菩薩到祠堂里。

龍之后來了幾面牌,一面牌、風調雨順,一張牌、五穀豐登,一面牌、國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