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1/7)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十五章

与人jiao往第一印象太主要了,你zuo的某一件事,说过的某一句话,甚至一颦一笑一个yan神,都可能不经意间给别人留下特殊的印象,以后,你想改变别人对你的印象,可能需要zuo一百件别的事,时间则需要几年甚至一辈子。更要命的是,你以为自己已经脱胎换骨重新zuo人,在别人yan里,不过是换汤不换药,骨子里还是那副德行。

李明启在社会上碰过几次bi之后,决定改变自己。他原来老想着改变社会,慢慢发现这个社会不是随便什么人想改变就那么容易改变的,能够适应它就很不错了。刚进报社那会儿,他像爆竹一样一点就着,碰到一些社会问题往往夜不能寐,凭着一腔热血激扬文字,挥斥方遒,以为靠自己的战斗檄文就可以唤醒社会良知,敢教日月换新天,结果怎么样?他的那些爱憎分明有棱有角的恢弘ju制,要么发表都很困难,要么雨点落到水里,偶尔泛起一点小涟漪,ma上雨过天晴,世界该怎样还是怎样。

李明启吃了一堑又一堑,终于长了一智,开始承认个人能力有限,再也提不起jing1神zuo那zhong费力不讨好的事。社会是大家的,别人都想着在社会上捞世界,你一个人tiaochu来呐喊和鼓动,能够拉动时代的列车gungun向前?

李明启思想观念的改变有冯老师的一份功劳,大概政治课上多了,冯老师在家ting生活中很少跟李明启摆实事讲dao理,她只是“不经意”地提醒他,他的同学这个混得怎么样,那个混得怎么样,总是把不同的标杆树在那儿让李明启自己去比照。对于李明启回家之后对工作方面的抱怨,冯老师听是听,但从来不给予过多的jing1神安wei,她说,这个世界没有人特意与你为敌,除非你ying是要站在别人的对立面。现在大家为什么讲双赢?就是因为这个社会已经变得很开放很包容,你死我活的斗争哲学已经没有市场了,人在社会中生存,就是要善于互相利用,各取所需,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你就是自私点也没有什么关系,别人即使不理解你,至少也不致于不理你,因为人人都是自私的,你有别人都有的mao病,别人也就不会把你当成异已。但是,你要是整天摆chu一副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架势,chu1庙堂之高则忧其君,chu1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别人就会把你当怪wu或者神经病,你以为你是谁?。

在社会和家ting的双重压力下,李明启明白了一个dao理:你不要以为自己是谁,你就是你,一个脑袋一个shen子两条胳膊两条tui的普通人,你混得好不好,取决于你在集ti或圈子里的位置,你有话语权和影响力,你才有可能活得滋滋runrun。

李明启离开省城时内心里很有些隐隐的冲动。

这zhong心态好久没有过了。他对自己的这次行动有个称呼,叫无主题采风,觉得有点地下活动的味dao。他对报社、对林社长隐瞒了请假的目的,也不准备跟下面地委市委宣传bu的人打招呼。他知dao自己当不了独行侠,甚至当不了堂吉诃德,但至少可以呼xi一点自由的空气。

啊,自由新鲜的空气。

前面的决定有点冒险,等于把林社长排除在了自己的计划之外。林社长是帮他,还是踩他,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于李明启来说,便成了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但李明启希望对他的那次拜访,至少可以先稳住他。如果他李明启真的能以文章扬名立万,获得陆海风的青睐,再由何其乐zuozuo务虚的工作(什么是务虚的工作?无非是煽煽风点点火,制造一点点似是而非的舆论和口风),就能给自己制造chu一zhong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声势,届时他不仅能引人注目,还会成为一个有来tou的人,到那个时候,不怕林社长不对自己刮目相看,说不定还会反过来主动跟自己亲近亲近。

致于不给下面的单位打招呼,意味着李明启主动放弃了以前那zhong钦差大臣般的礼遇,这些天的衣食住行,得完全靠自己解决。好在李明启虽然把每个月的工资原封不动地jiao给了冯老师,在外面拿的红包却完全归自己掌控,这点钱还是hua得起的。

冯老师今年正好当着高三文科班的班主任,整天想的问题,除了怎样把班上的升学率搞上去,就是怎样让他们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多学几门特长,钢琴、mei术、还有拉丁舞,把个十来岁的小男孩折腾得像个不堪重负的小猴子。李明启曾经问过冯老师,学这学那就是素质教育?人家国外的孩子可都是玩大的,为什么不让咱们的孩子也好好地玩一下?冯老师反问dao,你这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