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一
我的怪癖是喜huan一般哲学史不屑记载的哲学家,宁愿绕开一个个曾经显赫一时的ti系的颓gong,到历史的荒村陋巷去寻找他们的足迹。爱默生就属于这些我颇愿结识一番的哲学家之列。
我对爱默生向往已久。在我的jing1神旅行图上,我早已标chu那个康科德小镇的方位。尼采常常提到他。如果我所喜huan的某位朋友常常情不自禁地向我提起他所喜huan的一位朋友,我知dao我也准能喜huan他的这位朋友。
作为mei国文艺复兴的领袖和杰chu的散文大师,爱默生已名垂史册。作为-名哲学家,他却似乎进不了哲学的“正史”他是一位长于灵gan而拙于ti系的哲学家。他的“ti系”所谓超验主义,如今在mei国恐怕也没有人认真看待了。如果我试图对他的ti系作一番条分缕析的解说,就未免太迂腐了。我只想受他的灵gan的启发,随手写下我的ganchu2。超验主义死了,但爱默生的智慧永存。
二
也许没有一个哲学家不是在实际上试图建立某zhongti系,赋予自己最得意的思想以普遍xing形式。声称反对ti系的哲学家也不例外。但是,大千世界的神秘不会屈从于任何公式,没有一个ti系能够万古长存。幸好真正有生命力的思想不会被ti系的废墟掩埋,一旦除去ti系的虚饰,它们反以更加纯粹的面貌chu现在天空下,显示chu它们与yang光、土地、生命的jian实联系,在我们心中唤起亲切的回响。
爱默生相信,人心与宇宙之间有着对应关系,所以每个人凭内心ti验就可以认识自然和历史的真理。这就是他的超验主义,有点像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致良知”的宋明理学。人心与宇宙之间究竟有没有对应关系,这是永远无法在理论上证实或驳倒的。一zhong形而上学不过是一zhong信仰,其作用只是用来支持一zhong人生态度和价值立场。我宁可直接面对这zhong人生态度和价值立场,而不去追究它背后的形而上学信仰。于是我看到,爱默生想要表达的是他对人xing完mei发展的可能xing的期望和信心,他的哲学是一首洋溢着乐观主义jing1神的个xing解放的赞mei诗。
但爱默生的人dao主义不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单纯回声。他生活在十九世纪,和同时代少数几个伟大思想家一样,他也是揭lou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先知先觉者。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但在现实中却成了碎片。“社会是这样一zhong状态,每一个人都像是从shen上锯下来的一段肢ti,昂然地走来走去,许多怪wu——一个好手指,一个颈项,一个胃,一个肘弯,但是从来不是一个人。”我想起了ma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的手稿中对人的异化的分析。我也想起了尼采的话:“我的目光从今天望到过去,发现比比皆是:碎片、断肢和可怕的偶然——可是没有人!”他们的理论归宿当然截然不同,但都同样热烈怀抱着人xing全面发展的理想。往往有这zhong情况:同一zhong激情驱使人们从事理论探索,结果却找到了不同的理论,甚至彼此成为思想上的敌人。但是,真的是敌人吗?
三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xing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爱默生提倡一zhong“创造xing的阅读”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gan而读书。
几乎一切创造yuqiang烈的思想家都对书籍怀着本能的警惕。蒙田曾谈到“文殛”即因读书过多而被文字之斧砍伤,丧失了创造力。叔本华把读书太滥譬作将自己的tou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ma场。爱默生也说:“我宁愿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本书,而不愿意被它的xi力扭曲过来,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轨dao外面,使我成为一颗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