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人生贵在行xiong臆
一
读袁中郎全集,gan到清风徐徐扑面,jing1神阵阵shuang快。
明末的这位大才子一度zuo吴县县令,上任伊始,致书朋友们dao:“吴中得若令也,五湖有长,dongting有君,酒有主人,茶有知己,生公说法石有长老。”开卷读到这等潇洒不俗之言,
我再舍不得放下了,相信这个人必定还会说chu许多妙语。
我的期望没有落空。
请看这一段:“天下有大败兴事三,而破国亡家不与焉。山水朋友不相凑,一败兴也。朋友忙,相聚不久,二败兴也。游非及时,或hua落山枯,三败兴也。”
真是非常的飘逸。中郎一生最爱山水,最爱朋友,难怪他写得最好的是游记和书信,
不过,倘若你以为他只是个耽玩的倜傥书生,未免小看了他。《明史》记载,他在吴县任上“听断min决,公ting鲜事”遂整日“与士大夫谈说诗文,以风雅自命”可见极其能干,游刃有余。但他是真个风雅,天xing耐不得官场俗务,终于辞职。后来几度起官,也都以谢病归告终。
在明末文坛上,中郎和他的两位兄弟是开一代新风的人wu。他们的风格,用他评其弟小修诗的话说,便是“独抒xing灵,不拘格tao,非从自己xiong臆liuchu,不肯下笔”其实,这话不但说chu了中郎的文学主张,也说chu了他的人生态度。他要依照自己的真xing情生活,活chu自己的本se来。他的潇洒绝非表面风liu,而是他的内在xing灵的自然liulou。xing者个xing,灵者灵气,他实在是个极有个xing极有灵气的人。
二
每个人一生中,都曾经有过一个依照真xing情生活的时代,那便是童年。孩子是天真烂漫,不肯拘束自己的。他活着整个儿就是在享受生命,世俗的利害和规矩暂时还都不在他yan里。随着年龄增长,染世渐shen,俗虑和束缚愈来愈多,原本纯真的孩子才被改造成了俗wu。
那么,能否逃脱这个命运呢?很难,因为人的天xing是脆弱的,环境的力量是ju大的。随着童年的消逝,倘若没有一zhong成年人的智慧及时来补救,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失掉童心。所谓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正说明智慧是童心的守护神。凡童心不灭的人,必定对人生有着相当的彻悟。
所谓彻悟,就是要把生死的dao理想明白。名利场上那班人不但没有想明白,只怕连想也不肯想。袁中郎责问得好:“天下皆知生死,然未有一人信生之必死者…趋名骛利,唯曰不足,tou白面焦,如虑铜铁之不jian,信有死者,当如是耶?”名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官zuo大了还想更大,钱赚多了还想更多。“未得则前涂为究竟,涂之前又有涂焉,可终究钦?已得则即景为寄寓,寓之中无非寓焉,故终shen驰逐而已矣。”在这终shen的驰逐中,不再有工夫zuo自己真正gan兴趣的事,接着连属于自己的真兴趣也没有了,那颗以享受生命为最大快乐的童心就这样丢失得无影无踪了。
事情是明摆着的:一个人如果真正想明白了生之必死的dao理,他就不会如此看重和孜孜追逐那些到tou来一场空的虚名浮利了。他会觉得,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这些事情上,牺牲了对生命本shen的享受,实在是很愚蠢的。人生有许多chu于自然的享受,例如爱情、友谊、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等,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而享受它们也并不需要太多的wu质条件。在明白了这些dao理以后,他就会和世俗的竞争拉开距离,借此为保存他的真xing情赢得了适当的空间。而一个人只要依照真xing情生活,就自然会努力去享受生命本shen的zhongzhong快乐。用中郎的话说,这叫z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