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节思想冰河文化沙漠(2/5)

中国,许多人便把台湾称作“自由中国”其实蒋介石的台湾既不“自由”亦不“中国”?选更讽刺的是,蒋介石终于把《自由中国》扼杀了,判了雷震十年徒刑。

《自由中国》的命运也未因胡适于一九五八年四月回台长住后得到改善。特务们反而由“围剿”而迫害,而胡适竟要《自由中国》的执笔者多“容忍”引起殷海光的不满。雷震则在胡适回台以及国舆论的鼓励下,更向民主的方向迈而要想组织反对党了。至此,蒋介石不再顾民主的招牌,撕破脸,命特务制造匪谍案把雷震抓了起来。雷被捕后,胡适不肯主持组党,其他的人在齐世英的影响下主张“稳健”新党遂胎死腹中。蒋介石达到“杀警猴”的目的。

《自由中国》的宗旨,原是要“支持并督促政府走向步,逐步改革,建立自由民主的社会”蒋介石在嘴上绝对不会反对“自由民主”但骨里关切的是巩固权力以及替儿接班铺路,而这“关切”往往与自由民主不搭调。《自由中国》的一个主要笔杆殷海光(原名殷福生),原来也是国民党员,后来成为罗素的信徒,大唱英自由主义思想,自然与封建独裁的现实相扌格,逐步增对现实的批评,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各个层面。一九五四年,《自由中国》批评到蒋经国的“青年救国团”控制青年学生,蒋介石“然大怒”之下,于是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亲自开除了雷震的党籍(见《雷震回忆录》,页三六〇),雷震被迫成为党外人士。

《自由中国》在蒋氏父特务势力的影下,生存多年,主要利用了蒋介石为了讨好国而打的“民主”招牌,所谓以之矛攻之盾,即以“言论自由”之矛攻“党化教育”之盾、以“自由经济”之矛攻“金制”之盾、以“多党民主”之矛攻“一党专政”之盾。一九五六年十月是蒋介石的七十大寿,《自由中国》又利用了蒋氏“婉谢祝寿”、“均盼海内外同胞直率抒陈所见”的声明,刊了《祝寿专号》,对蒋介石个人提直率而又剀切的建议和批评。专号的社论更明确地劝蒋不要违宪连任总统,并要求党退军队,使军队国家化。(见第十五卷第九期)

总统说:我对雷震能十分容忍,如果他的背后没有匪谍,我绝不会办他。我们的政府是一个反共救国的政府,雷震背后有匪谍,政府不能不办他。我也晓得这案会在国外发生不利的反响,但一个国家有它的自由、有它的自主权,我们不能不照法律办。这是他在九月十四日对国西岸报人的谈话,今日重说一遍。

雷案发生的时候,胡适正在国,曾公开支持雷震。他回台湾后,蒋介石故意冷落他,农复会主任委员蒋梦麟比他晚回来,却先见到蒋,而胡适却得在“不谈雷案”的约定下,才见到蒋。蒋平常与胡适见面,通常是两人密谈式的,这次却是秘书长、秘书、副官全在的官式谈法,显然是有象征意味、表示有距离了。但是见了面,胡适仍然忍不住要谈雷案,很诚恳地想说明雷案如何在外国产生“很不好的反响”胡适在一九六O年十一月十八日的日记中说:

这最后二十五字,写得极见内功?选不温不火,但把蒋对他的态度,画龙睛了。为了雷案,他显然被蒋介石“见外”了?选不过,胡适在蒋面前一再“盼望此案能够司法审判”未免书呆?选军法或司法审判,在国民党内定判决结果下,又有何不同?又有什么好争的啊?胡适对蒋介石苦婆心,而蒋介石居然说:“胡先生同我向来是情很好的。但是这一两年来,胡先生好像只相信雷儆寰,不相信我们政府。”胡适听后,激动了起来,说是话说重了,在这天日记中,犹情见乎辞。胡适“愿意用我义力

面对这些挑战,蒋经国直接控制的国防总政治发动了“向毒素思想总攻击”的运作,《自由中国》的台胡适尤成为“攻击”的大目标。…(略——编者)胡适在围剿声中,到回台湾比留在外国更重要,遂于一九五七年年底答应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参阅《胡适致赵元任函》,一九五七年七月二十八日)院长一职是由蒋介石圈选的,蒋任命胡为台湾最学术机关的首长,未尝没有以“官厚爵”笼络之意,使胡多少有所顾忌,最后胡适果然未能以“去就”争“自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