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2节稳健(2/2)

目前所能的,大概只能传来这么一个声音,而不是真能改变的事实。既然只是一个呼声,那就愈响愈好,所以,如你所看来的,我们的行动有太多表演的意味,我也不否认。但是,不是表演玩的,是拿自己脑袋牺牲品表演的,一个人肯用脑袋牺牲品去搞宣传,这就不发生什么表演不表演的心术问题,也不发生什么目的手段的本末问题,一切评价,都会被生死问题盖了过去,生死问题把一切疑虑都解决了。七哥啊,一个人肯为他奋斗的目标去死,别人还能苛责什么呢?还能挑剔什么呢?”

谭嗣同抱拳为礼,在暮苍茫中,退了去。大家想送他,他张开两掌,了手势。王五会意,说了一句:“就让三哥自己走吧!”

“何况,”谭嗣同一步说“乐观地说,搞变法维新,实在没有什么失败可言,所谓失败,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成功也许只要两步,那失败就成功了一半;成功也许需要十步,那失败就成功了十分之一。所以,不要把失败孤立来看,要把失败当成功的一段、成功的前段来看。把失败跟成功连续起来一起看。从另一角度看,你说我在努力一件失败的事,不错,这件事形式上是一次失败,但以我的底价来说,我的底价就是要成一次成功的失败。失败应该有两,一是失败的失败,一败涂地;一却是成功的失败,在失败中给成功打下基础,或者完成成功的几分之几。你只注意到我在一件失败的事,你却没注意到我本就没想成功的事,成功需要时间和气候,我正好被安排在前段,我是注定要先烈的人,不是注定要元老的人。像我这样的人,即是注定要先烈的,现在我三十多岁就要如此,其实,纵使四十多岁、五十多岁、六十多岁、七十多岁,也是一样。各位记得那七十岁的老翁侯嬴吗?侯嬴只是魏国看城门的,可是是侠客。战国四公之一信陵君对他礼贤下士,请他吃饭,去接他,他穿着破衣服,很神气的坐在车上,由信陵君给他赶车;吃饭时坐上座,大模大样。后来秦国包围赵国,赵国求救,魏王不肯。侯嬴乃给信陵君主意,教他从魏王姨太太那边下手偷虎符,这样才能调动魏国前线军队,以救赵国,信陵君听他的话,如法炮制,果然偷到虎符。临走时,侯嬴推荐他的朋友屠朱亥一起上路,并跟信陵君说:我本来应该同你们一起去冒险的,可是我太老了,只好送你们走。不过,为了表示我们的心在一起、表示我井非不敢冒险,我计算在你们抵达前线的时候,我面朝北,对着风自杀,以表达我们这一番情。后来,在那边信陵君抵达前线的时候,这边侯嬴老先生果然自杀了。唐朝王维写《夷门歌》描写侯赢说:‘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命酬。望风刎颈送公,七十老翁何所求?’就指的是这回事。以我对侯嬴的了解,我认为他老先生显然以一死来表达他并非自己偷生、只陷朋友于险地,相反的,他的朋友虽然照他的主意去冒险,但还有活的机会,而他自己呢,却一死了之,不求存活。今天,我来到这里,一方面表达我无法分救皇上,一方面又要求各位去险地救皇上,作为朋友,实在说不过去,为了达到变法血的效果,我不能望风刎颈的自杀,但我会横尸法场的让人去杀,终以一死来表达我们这一番情。时间不早了,就此永别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