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65节 一个疑惑
蔡锷点了点tou。但他有一个疑惑,不能解决:
“不过,照老师为谭老师印chu的《仁学》里,明明有他‘冲决网罗’的立论,他认为yu致人类于大同,非得先‘冲决网罗’不可。他说:‘初当冲决利禄之网罗’、次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学之网罗、次冲决君主之网罗、次冲决lun常之网罗、次冲决天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教之网罗、终将冲决佛法之网罗。’又说:‘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轭民。’又说:‘君主之祸,无可复加,非生人所能忍受。’又说:‘二千年来,君臣一lun,尤为黑暗否sai,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又说:‘君亦一民也,且较之寻常之民而更为末也。民之与民,无相为死之理;本之与末,更无相为死之理。…止有‘死事’的dao理,绝无‘死君’的dao理。‘死君’者,宦官gong妾之为爱,匹夫匹妇之为谅也。…况又有满汉zhong族之见,nu役天下者乎?…由这些话看来,谭老师明明是有非君之见的、甚至有满汉之见的,但他却在得君行dao的短暂机会后,zuo了太像太像‘死君’的悲壮行动。老师说谭老师宁肯一死的理由是多重的,其中‘死君’一重、为光绪皇帝一死的悲壮,是不是也占了重要的一重呢?甚至是唯一的一个理由呢?如果真的如此,那么关于谭老师殉难的解释,在五hua八门之中,却以这说法更令人惊心动魄了。老师以为呢?”
梁启超坐在书桌旁,点着tou,又用食指轻杵着tou。他的tou大大的、yan睛大大的,给人明亮睿智的gan觉。在小学生蔡锷面前,明亮睿智之外,更洋溢着一gujiao情与默契。
“关于‘死事’与‘死君’的问题,在谭老师最后见我一面时,我们曾讨论过。谭老师基本上,是反对清朝的、反对皇帝的。所以在他著作中,我们看到他赞扬太平天国的革命,说洪秀全、杨秀清他们‘苦于君官、铤而走险,其情良足悯焉’;又赞扬法国大革命,说‘誓杀尽天下君主,使liu血满地球,以xie万民之恨’…他的排满反帝言行,我们早在时务学堂时就gan受到了。而一旦被清廷皇帝看中重用,他就‘酬圣主’式的殉死了,他前后有这样对立的转变,乍看起来,的确难以解释,而会被自然解释成他在‘死君’。但是仔细看去,我认为光绪皇帝在他yan中,已经不是狭义的‘君’了,而是广义的‘事’了,光绪象征着的是中华民族没有畛域之分,华夷共chu1、满汉一家;光绪象征的是变法维新、改革腐败政治的诚意;光绪象征的是自己不持盈保泰、不zuo自了汉、自了皇帝,而去自我牺牲救国救民;光绪象征的不是一个通常的皇帝,而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一个真正的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谭老师yan中,光绪不是‘君’了,而是‘事’的象征,乃至是同大业共患难的朋友。他们之间已不是君臣,而同是伟大的中国人。正如谭老师书中所说的‘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