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中,他又转
西砖胡同南
,沿着朱红斑驳的墙,走
了法源寺。
四十年前,他初来北京,就住在宣武门外米市胡同,就上附近的这座古庙。庙里的天王殿后有大雄宝殿,在宽阔的平台前面,有台阶,左右分列六座石碑,气势雄伟。他最喜
在旧碑前面看碑文和
趺,从古迹中上溯过去,浑忘现在的一切。过去其实有两
,一
是自己的过去、一
是古人的过去。自己的过去虽然不过几十年,但是因为太切
、太近,所以会带给人伤
、带给人怅惘、带给人痛苦。从菜市
到莽苍苍斋,那
痛苦都太
近了,令人难受;但古人的过去却不如此,它带给人思古的幽情、带给人凄凉的
丽和一
令人神往的幸会与契合。怀古的情怀,比怀今要醇厚得多。它在今昔
汇之中,也会令人有苍茫之情、沧桑之
,但那
情
是超然的,不滞于一己与小我,显得浩
而恢廓。但是怀今就赶不上。智者怀古、仁者怀今,仁智双修的并不排斥任一
,不过怀今以后,益之以怀古,可以使人伤
、怅惆、痛苦之情升华,对人生的悲
离合,有更达观的领悟。“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正因为结局是从今而古、从古而无,所以把自己生命的一
分,用来怀古,反倒不是减少而是加多。你自己生命减少,但一旦衔接上古人的,你的生命,就变得拉长、变为永恒中的一
分。即使你化为尘土,但已与古人和光同尘,你不再那样孤单,你死去的朋友也不那样孤单。你是他们的一
分,而他们是自古以来志士仁人的一
分。那时候,你不再为他们的殉
而伤
、怅惘、痛苦,一如在法源寺中,你不会为殉
于此的谢枋得而伤
、怅惆、痛苦,你也不会跟谢枋得同仇敌忾,以他的仇敌为仇敌。你有的情
,只是一
敬佩,一
清澈的、澄明的、单纯的、不拖泥带
的敬佩。那
升华以后的苍茫与沧桑,开阔了你的视野,绵延了你的时距,你变得一方面极目千里,一方面神
古人,那是一
新的境界,奇怪的是,你只能孤单一人,独自在古庙中求之,而那古庙,对他说来;只有法源寺。
也梦想不到,那位“康先生”正泪站在他的
边。
莽苍苍斋的匾额还在,旁边的门联,却已斑驳不清,但他清楚记得那门联上的原文。当时谭嗣同写的是“家无儋石,气雄万夫”他看了,觉得气太大,要谭嗣同改得隐晦一
,谭嗣同改成“视尔梦梦,天胡此醉;于时
,人亦有言”他大加赞赏,认为改得收敛。如今,三十年过去了,谭嗣同“气雄万夫”而去“视尔梦梦”的,正是他自己。“再见了,莽苍苍斋;再见了,复生。”这里尘封了他们早年的岁月、这里寄存了当年救国者的
乐与哀愁、这里凝结了谭嗣同被捕前的刹那,在那从容不迫的迎接里,主人迎接捉拿钦犯的,一如迎接一批客人。在天地逆旅中,人生本是过客,只有旧屋还活现主人,而主人自己,却长眠在万里朱殷之外,在苍苍的草莽里,默然无语“人亦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