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谏诤——&
中国古代的政府是专制政府,专制政府的代表人是皇帝。
皇帝是被尊为“天子”的人“天子”是上天的、老天爷的儿子,来tou极大,大家都怕他。
皇帝的权力很大,大到有时候连他自己也弄不清有多大。因为连他自己也弄不清,所以,他常常要试试看,看自己的权力到底有多大。所以,他要zuo很多事,要对付很多人,甚至要代表老百姓,跟“鬼神”和“自然”打jiaodao。关于最后一项,皇帝的权力就显得很小很小,因为“鬼神”和“自然”并不买他的帐。比如说,天不下雨了,皇帝的表现就是向“鬼神”和“自然”求雨,求呀求的,碰到他运气好,雨来了,于是老百姓就说皇帝很行;若碰到运气不好,任凭你怎么求,雨还是不来,皇帝也无所谓,他还是照样zuo他的皇帝——绝不让你zuo。
所以,在历史上,很多人zuo了皇帝,很多人想zuo皇帝。因为zuo皇帝太过痛了,zuo皇帝权力很大。
皇帝由于权力很大,当他zuo一件对的事的时候,他会把一件事zuo得很好很好;当他zuo一件错的事的时候,他会把一件事zuo得很坏很坏。一般傻tou傻脑的小百姓都以为:皇帝的shen分,既是上天的儿子,一定有一zhong“天纵之圣”有一zhong天才与聪明,可以把一切事都zuo得很对。对这zhong情形,不但傻tou傻脑的小百姓以为如此,就是一些皇帝自己,也以为如此。他们真的以为他们是天才的化shen,他们不会zuo错市。于是,zuo呀zuo的,结果许多错节竟zuochu来了!于是,为了使皇帝少zuo一点错事,一zhong制度便慢慢冒chu来了,这zhong制度,叫zuo“谏官’制度。-“谏”是一zhong劝告“谏官”是一zhong专门guan劝告皇帝的官。这zhong官劝告皇帝不要zuo错事,劝告皇帝在zuo一件节前多想想,再想想。他们整天跟在皇帝shen边,到chu1找皇帝的错。找到错以后,便提醒皇帝。
这zhong谏gong,有许多zhong。有的叫“拾遗”意思是把皇帝“遗”忘的东西“拾”起来,免得因遗忘而zuo错了事。
唐朝有一个大诗人,叫杜甫,他就zuo过这zhong“拾遗”的小官。
“拾遗”真是小官。为什么要把拾遗设计成小官呢?因为拾遗要给青年人zuo,青年人有火气,比较不老油条,看不惯的,就要说chu来。一说chu来“谏官”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谏官一类的职务,本来就是有话就要说的官,本来就是张开嘴ba哇哇说话的官。为了使谏官肯说话、敢说话,不怕一切后果和损失,所以给他们的职位,便愈小愈好,一个人zuo了小官,便不在乎得失,大不了不干,不干就不干,一点也不会有恋栈惋惜的心情。官愈小,便愈敢说话,所以谏官都是小官。
除了“拾遗”以外,还有一zhong小官叫“补阙”表示要替皇帝弥补过失;还有一zhong小官叫“司谏”表示专门guan谏净的事;还有一zhong小官叫“正言”表示向皇帝说正确的话。总之,这~类的小官们,名目很多。不guan什么名目,他们的使命,统统都是向皇帝进忠告;他们的zuo法,统统都是挑皇帝的错。
当然,古代傻瓜们挑皇帝的错,并不止于“谏官”、“拾遗”“补网”、“司谏”、“正言”这一类小官,一般大臣们,他们也可以劝皇帝。劝得成功,大家都高兴;劝得不成功,他一个人倒霉。
就人之常情而论,没有人喜huan在他zuo一件事的时候,旁边cha了个多嘴的人来捣dan,何况这个多嘴的人还是要你给他薪水的。zuo皇帝的也不例外。zuo皇帝的有大权力,他本可以把向他多嘴的人杀掉或赶跑,或者an在地上打pigu,但他要忍耐着不这样zuo,这zhong忍耐,的确需要一点功夫。
古代皇帝中愈有忍耐功夫的,愈会被人称赞,他们接受臣子们劝告,或者虽不接受,但有耐心听听,就会被称为是好皇帝。他们这zhong作风,就被称为“纳谏”翻成白话,是接“纳”“谏”言;如果皇帝不接受臣子们的劝告,也有~个名词,叫zuo“拒谏”翻成白话,是“拒”绝“谏”言。谏言拒绝多了,或者因为谏言而发脾气、赶人、打人、杀人,这zhong皇帝,历史上就叫zuo“昏君”是坏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拒谏”传说,是殷朝的比干的故事,比干因为劝皇帝,皇帝气起来了,下命令挖掉他的心,当时的皇帝叫商纣,所以以后一提到“拒谏”的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