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1/7)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三章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高宗李治开始觉察到他治下的朝廷正在发生一系列潜在的重大变故。在武则天册封大典前后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朝内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瑷和柳shuang先后遭到liu放,皆不明不白地死去。太子忠在永徽七年被废为庶人。与此同时,国家的年号一改再改,甚至连文武百官的官衔也一并被更换。虽然gong内的亭台楼阁,殿堂画栋一仍如旧,但先朝的ti例衙制似乎正在遭受洗刷。

高宗现在刚及中年,但形容举止已日渐颓唐。他似乎没有jing1力将这些年来发生的事联系起来,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光yinliu逝,将他撇在了一边,给他留下的只是一zhong恍若隔世的梦幻之gan,周围的一切越来越使他gan到陌生。

即便高宗在罹病不朝的日子里,武则天也能将这个庞大的国度治理得井井有条,武则天时常chu现在祭祀大庙、扶犁亲耕等重大场合,她似乎有着用不完的jing1力。这些年来,长安及邻近各州县风调雨顺。粮食和棉hua连年丰收。她参与编修的《内轨要略》一书也已颁行天下。

另一方面,高宗亦gan到自己的私人生活受到极大的限制,他虽有御妻嫔妃百人,但她们慑于王萧二人惨死事件的影响,往往故意躲避皇上。而武则天又迷醉于朝廷内外事务,对床笫之huan仿佛已失去了兴趣。

到了永徽六年的三月,高宗李治在难熬的无聊与寂寞之中,亲自发动了针对高句丽的战争。战事虽以大获全胜而告终,但它并未给李治带来多少乐趣与wei藉。他曾不止一次地对武则天抱怨说:“我现在就像一只褪了mao的鸭子,在gong中显得不lun不类…”武则天听后也不答言,只是淡淡一笑。

一年晚chun,gong苑的梨hua在沉睡的雨帘中悄然绽放。武则天的姐姐带着不满十八岁的女儿突然chu现在gong中,她虽然已年近四十,孀居经年,但姿容未衰,风韵犹存。她的女儿正值豆蒄年华,举止柔媚,han苞待放。母女二人的chu现仿佛使高宗皇帝在枯寂的年月中得到了某zhong补偿,他频频降旨将她们召入寝gong,赐予mei食,相与狎笑。不久之后,随着母亲被封为韩国夫人,母女二人双双成了高宗枕畔的佳侣。

韩国夫人生xing风sao,寡居多时,自然yu火难禁。高宗皇帝本来就shenti贫弱,有了她们母女之后,更是抱病不朝,武后那里也很少光顾了。

一天shen夜,高宗和韩国夫人正在房中押戏,忽见窗外灯火通明,人声喧沸。一名太监在门外高声禀报:“皇后娘娘驾到…”高宗皇帝在惊悸之余慌忙来到外室,对太监吩咐dao:“朕已就寝,让皇后明天再来…”

太监下去后不一会儿又返shen进来:“皇后娘娘执意要见陛下,说有要事禀告。”

太监话音未落,武则天已带着一帮侍女闯了进来。高宗见状面有难se,不禁怒dao:“朕已就寝,你贸然闯gong也不怕坏了gong中的规矩?”

“规矩?”武则天也是一脸怒气“赶明儿我让人改了这规矩。”

高宗一愣,不觉低下tou去。

武则天继续说dao:“自古及今,皇帝驾幸后gong,只凭一时兴起,如今臣妾思念陛下,为何不能随时前来问安?”

说到这里,武则天瞧了瞧内室的门帘,脸上笑容骤然收敛,大声喝dao:“内室何人在此,还不赶快gunchu来说话?!”

没等高宗分辩,韩国夫人手忙脚luan地整理着衣裙,从内室走了chu来,跪地叩tou。

“皇后娘娘恕罪。”

“原来是姐姐啊,快快请起。”武则天脸上勉qianglouchu一线笑意“陛下这些天心情郁闷,我又忙于朝中事务,姐姐能来陪皇上开开心,我连gan激还来不及呢…”

高宗见武则天话中han刺,也不便发作,满脸憋得通红。韩国夫人呆呆地僵立一旁,浑shen战栗。

武则天从tou上ba下一枚金钗,在手里兀自把弄着,忽然问dao:“姐姐,你怎么没把外甥女一起带来啊?”

韩国夫人一怔,她与高宗彼此对望了一yan,一时竟不知所答。

过了一会儿,武则天像是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对韩国夫人说dao:

“姐姐,姐夫贺兰氏已亡故几年了?”

“三年了,”韩国夫人蹑嚅dao。

武则天“哦”了一声,将目光投向别chu1。

“娘娘提这事干什么?”韩国夫人不安地问dao。

“我是说,近日来yin雨连绵,姐夫的墓园也该派人去修一修了。”

武则天从椅子上站起来:“近来皇上一连几天没有临朝,我还以为他是生病了呢。特地过来看看,今见陛下龙ti圣安,又有姐姐陪着,我也就放心了。”

武则天说完,转shen径自离去。

武则天走后,高宗与韩国夫人兴味索然。两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未睡。韩国夫人似乎受到了ju大的惊吓,第二天早上就发起了高烧,shen上大汗不止,满口胡言luan语,终至卧病不起,旬日之后,韩国夫人于一天shen夜气绝shen亡。

韩国夫人的猝死在高宗看来大有蹊跷,朝中一时议论纷纷。在悲痛之余,高宗李治终于想到了要反抗了。但这zhong反抗在酝酿之初就显得有些孩子气,对于李治来说,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龙朔二年十二月,武则天从东都洛yang回到了长安的蓬莱gong。这座修葺一新的轩峨gong殿在武后的yan中看来并不那么称心如意。尤其是到了shen冬的午夜,北风刮过gong外枯树林,在屋檐和回廊下发chu凄厉的啸声,常使武后从梦中惊醒。这年冬天,她一连几次梦见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梦见她们披着散发越窗而入,来到她的床边…

武则天相信蓬莱gong中一定是chu现了幽灵。她秘密召来dao士郭行慎,在gong中的一间密室里设立祭坛,焚香驱鬼。在这样一个延续半月之久的仪式中,侍女和宦官一律被挡在了门外,只有武后与郭行慎二人密chu1室内,有时竟一连几天闭门不chu。

自从贞观初年以来,唐朝王室对于在gong中行巫之事一直极为忌惮,一有发现,照例凌迟chu1死。因此,当宦官王伏胜将这一秘事奏明高宗之后,李治长期以来对武后的不满像决堤的河水一样不可阻挡地暴发了。武则天贵为皇后,居然和一个男人同chu1一室,它使高宗gan到了一层难以遏止的愤怒与羞愧。另外,这件事也给高宗带来了一线隐隐的欣喜,如果武后一旦因此事遭废,多年来束缚着自己的侄梏亦将随之瓦解,他高宗又成了真正的皇帝。

问题在于,废后之事最好由大juchu面提奏,这样才会减少失败的可能xing。而武则天近年来在朝中私树党羽,高宗旧臣已寥寥无几。经过再三思索,高宗李治终于想起了一个人来。

西台恃郎上官仪是本朝有名的诗人,曾参与编修《瑶山玉彩》一书,并自创上官诗ti,与高宗李治长有文犊之jiao,目前官属三品,在朝中颇受敬重,若有他chu面提chu废后之事,似乎极为适宜。

上官仪于午后突然奉诏,急速赶往gong中。他来到高宗房内,chuan息未定,高宗皇帝即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向他表lou了自己废后的愿望。

“皇后武氏侍chong骄横,天下臣民已有怨言。近来又与dao士郭行慎幽居密室,行巫术狐魅之事,为本朝圣法所不容,有损皇后尊严,理当惩诫…”

“陛下的意思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