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04节(3/3)

着默无一语,这一坐竟坐了仿佛有一个世纪。一直坐到格温-辛普森请大家入席。

①这里所说都是美式橄榄球的术语。

恕我说句骨额在喉的老实话,格温人虽是个大好人,在烹好技术上却是不大有天赋的。有时候她烧出来的白开水都会有股不折不扣的焦味。今天晚上也并不例外。甚至可说比起平时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我还是只顾我吃,好省得说话。就是吃坏了肠胃,弄到要看急诊,反正也有两位大夫就在跟前。

就是在这样的场面下,也就在大家品尝(你爱信不信?)一道其焦如炭的干酪讲时,乔安娜-斯坦因问我了:“奥利弗?”

我在法庭上盘问证人可有经验了,所以当下马上就反应了过来。

“有何见教?”

“你喜欢歌剧吗?”

糟糕,这个问题问得跟跷!我心里暗暗嚼咕,一边就忙不迭地琢蘑她问这话用意何在。她是不是想要跟我谈谈《艺术家的生涯》①或《茶花女》②那样的歌剧呢?正巧这一些戏都是以女主角的死别而落幕的。她也许是要借此让我把感情宣泄一下吧?不,她也不至于这样不懂社交场上的规矩。可不管是也罢不是也罢,此刻满屋子鸦雀无声,大家都等着我回答呢。

①《艺术家的生涯》,又名《绣花女》,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1858-1924)作。

②《茶花女》,意大利作曲家威尔地(1813-1901)作。

“噢,歌剧嘛,我倒也不是不喜欢,”我就回答说,不过我留了个心眼儿,总得处处都顾着点,于是就又补上一句:“只是意大利、法、德这三个国家的作品我不欣赏。”

“这就好。”看她答应得不慌不忙。难道她要跟我谈的是中国的歌剧?

“星期二晚上梅里特要上演珀塞尔①的作品。”

①亨利-珀塞尔(1658?-1695):英国作曲家。

瞧这该死不该死,我忘了说英国歌剧了!这一下恐怕少不得要陪她去看一出英国歌剧了。

“希拉-梅里特是今年最走红的女高音,”斯蒂芬-辛普森也来了一句,对我形成了“夹击”之势。

“而且唱的又是《狄多和埃涅阿斯》,”格温跟着上来帮腔,这就成了一场“三打一”(狄多,又是个遇上了负心汉而结果落得一命呜呼的女子①!)

①狄多是神话传说中的迦大基女王。传说特洛伊战争的英雄埃涅阿斯被大风吹到迦太基,狄多落入了他的情网,后来埃涅阿斯偷偷离开了过太基,狄多因失望而自杀。

“听你们一说倒还挺不错嘛,”我只好投降。尽管心里可把斯蒂夫和格温都骂了个够。可我骂得最厉害的还数那“兰施巴日堡”就因为这法国原封葡萄酒发生了作用,我才顶不住而改变了初衷,我原先可是想说我听了什么样的音乐都要恶心的。

“啊,那就太好了,”乔安娜说。“我有两张票子…”

哈,来了!

“…不过我和斯蒂夫都要值班。我在想是不是可以请你和格温去看。”

“让格温去看她是高兴都来不及呢,奥利弗。”斯蒂夫口气里的那个意思是说:他太大也真应该调剂一下生活了。

“那好吧,”我说完,又想到应该表现得热情点儿才是,于是便又对乔安娜说:“多谢了。”

“你能去就太好了,”她说。“请给我爹妈带个口信,就说你见到我了,我还活得好好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