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节(2/2)

哈哈,又是玩笑——一下开了两个玩笑。这是我吗?知我者晓,生活中我是个极其无趣的人,不好事,不善言。人多了,我怕闹,人少了,又穷于应酬。最好的办法就是关起门来,自己打发自己。在满街酒吧茶馆的成都,我满足于象的方式占有它们。我待在家里,除了睡觉,大分时间都在读书、写书和发呆。发呆是麻木,灵魂窍,味同嚼蜡。写作是便秘,是等待,苦不堪言。唯一的乐趣是读书。好书坏书都读,不同的是坏书读过丢了,好书读了还要读。一本书被反复读——熟读成诵,不是于“学习”是由于对已知的乐趣的迷恋。有那么几册书,就像某笔秘密存款一样,总在那里等我,在我需要它时任我所用。缺什么补什么。一个生无趣的人往往会迷有趣的书——事实上,书都是有趣的。德华·纽顿,一个英国人,一个世界级的读书和藏书大师,这样说过:

我一直认为,无论是对心灵而言,还是对写作而言,喧嚣最终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你可以不是一个以写作谋生的人,但你无法不是一个有心灵的人。心灵不是,有无穷的望和需要。心灵是排斥的,越喧嚣,望越多姿,它越累。心灵只要一,一异样的东西:无无味,无形无状,比飞翔还轻,比月光还静,就是安静、安详、安心。文字是“属灵的”当你和文字相遇时,哪怕是一份产品说明书,内心也会沉静下来——就像碰到,会情不自禁地活跃起来。关键是,这个世界太喧嚣,太质,太复杂,我们需要简单,需要沉静。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以虚无的神和心智战胜(熄灭)汐一般经久不息的市声和世俗。心中有磐石,任凭风雨打,我自岿然不动。这就是虚无的博大。是心智。是无力的有力。是柔。是枯燥的活泼。是无趣的有趣…人世的混和炎凉,内心的孤独和无助,现实的纷繁与平庸,与恨,生与死,轻与重,是与非,黑与白…它们时刻都在销蚀我们的意志和生命。我以为,如果我们不服,想拒绝,想减缓销蚀的速度和力度,最普通又实用的办法就是:把门关上,打开一本书。与书为伴,把自己给一页“属灵”的字,一本书,某意义上说就是你占领了一定的制。起码是安全。即使不慎被弹击中,受了伤痛,起码你还能替自己疗伤。

前不久,有人写了我一个东西,上面有一段文字:

说真的,我看了非常满足——以此为荣为乐。

本刊曾经过一个“封杀电视”的选题,到了麦家家我才发现,这一理念在他家里已经贯彻实施了。家里最小的地方是客厅,最差的电是电视机,25吋,没有遥控板的那,摆在最不起的地方,盖的布上落满灰尘,可见是“下岗”的遭遇…

无人相识——因为张某的鼾声几乎把他熬成了人渣,判若两人!从此,一路上,同一句戏言像一首经典老歌被反复翻唱:快怎么着,再不怎么着晚上就让你跟张某同寝!屡试屡

所以,也不要奇怪我有有趣的一面——一下开了两个玩笑!近墨者黑。我读了那么多妙趣横生的书,总是要受影响的。实战不行,纸上谈兵总是行的。换言之,天生无趣,但有趣的书改变了我,起码在纸上。这是我急需的,必须的。很难想象,少了它们我的生活会多么枯燥,人会多么寡淡。

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东西,其次是一本书,它使人抓住秘密的心…

时下,网络大有“夺人所”之势。但我本不相信网络最终会让我们离开书。网络的本质不是这样的,只是现在它还年幼——像我儿,才八九岁,还有贪玩(居然设置了那么多游戏功能),还不太能够理解、谅大人的心情。但它会成长的,会慢慢长心智,最终懂得大人的心情的。即使它不懂也没关系,不要说几千年来,光近几十年来,相继冒了多少似乎会让我们离开书的东西,但最终只是“似乎”而已。像,汹涌地上来了,又慢慢地退走了。如果真有哪,永远汹涌而上,那么“永远”又会有多远呢?可能近在咫尺。说到底,书是人类的岸,你若丢失了岸,又哪里去找你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