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22节
写到这里,不由自主去别chu1寻找到若干评论,一读之下,竟发现“他们”非常一致地认为,如果旨邑不遇上水荆秋,她多半就能与秦半两“琴瑟相合”了。似乎是说,旨邑抓到手的是悲剧,放开的更是一场悲剧——就像为了芝麻丢了西瓜。我却不是很赞同,秦半两这样的人,也许可以是非常难得的朋友,甚至非常难得的情人,但绝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称职的丈夫。他太野了:心和shenti,都是。对岸风景的mei丽永远只有风景,即便在别人yan中,你能与对岸一dao成为别人的风景——可是旨邑啊旨邑,你拿什么来拯救断桥?
小说最后的结局让我有些怅然,这又不是所谓的哀莫大于心死。有人用mei丽扼杀另一zhongmei丽,旨邑的子gong温柔地倒在了她已熊熊燃烧的生命烈火中,水荆秋之辈清晰而模糊。是的,时间走到二十一世纪,宗教关怀已离我们远去,上帝隐遁了踪迹,撒旦独自狂huan,世人以大众心态归属大众,进而崇拜大众。失去了超越的“旨意”战luan、暴动、污染之后,只剩下了一点点可怜的自wei。亲手编织的mei丽hua环,终得亲手毁灭。而毁灭,无论如何是需要付chu代价的——dao德颂,似乎“颂”的也正是这样的毁灭。
《dao德颂》,无关dao德,只以灵魂安栖的名义。这大概也是本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必由之路”
2007年8月5日
可chu2摸的不可思议
昔日的“当家hua旦”曾经的恩chong和风华绝代,53岁的胡因梦mei丽依旧。洗去铅华,所有的一切在《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中化作过往的青烟,化作笔端的真诚反思。七年前,这本曾以《死亡与童女之舞》为名的书在台湾发行,呈现给我们的是她非凡经历中人xing丰富内在的“心灵地图”与其说是胡因梦的自传,不如说是她自我整合、自疗的一个过程,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廓然无圣”才是这本书的jing1髓所在。书中阐释了那个神秘的生wu化石般隐埋在地下的“shen”、“心”、“灵”的奥秘,如同“零”中降生的远古动wu,她退去层层的外衣,luo游于意识的涛狼里。
在记录那些心灵追寻的日子里,她大量的阅读,从《灵魂永生》到《心经》、《金刚经》、《圆觉经》、《华严经》,再到英译的《老子dao德经及庄子全集》,五十三参的漫游,渐渐从信仰进入自我,完成了一个漫长的心路转化过程。在那个耳gen圆通可以无言jiaoliu的Galisteo小镇,胡因梦开始了她生命中前世回溯的治疗,也终于在探索书屋时被那个透彻的yan神所迷倒“我知dao五十三参的旅程已经到了尽tou。我找到了!”——发现克里希那穆提,发现他探照到人类意识的底层的阐释,胡因梦如鱼跃大海,投入到这gu克氏的洪liu。孩童的记忆,演员的经历,情gan的波折,无疑给了她对生活、对克氏更shen层面的领悟。正是在这zhong克氏思想的不停认知、翻译中,她得到了心灵的wei藉,形成“无拣择的纯然观察”视角,而这gu西方的洪liu与东方文化中佛陀的圣谛又是相通的。于是,它汇成一gu趋势,推动着宝瓶时代心灵的解放。
自然是不需质疑,也无须解答的,但误入歧途的人类却需要层层的探索与揭lou,才能退去自我的武装,回归本初的面貌。什么是真爱?什么是疾病?什么是真我?经济发展、工商业进步到现有的阶段,文明与文化的不协调发展,在人们心中zhong下了四分五裂的理想、教条、禁令、意见和zhongzhong对抗、矛盾的观念、概念,而由这些导致的迷失和wu化,又让卡在瓶颈的现代人在孤寂、独chu1的沉思之后,迫切地需要审视自己——对生存意义的内在探索,对人类的生命过程的大反刍。在历经七年的般若之旅里,胡因梦给我们带来了一gu清新chaoliu,也带来了现代人疗伤的良药:
“人xing中的暴力与异化倾向,就是由这些被视为正常的自我制约所yun育成的。”
“人类的基因中,动wuxing、神xing、人xing本是同时存在的,你必须接纳这个事实,如同你接纳自己一般。”
心理学和哲学的探索层面告诉我们,我们可以gan觉到很多被暗藏在心灵角落的真相,但终无法为生命寻找chu一个结实的答案,因此内心的冲突、矛盾和人格的落差日益严重。情绪的压抑,使生命最shenchu1chu现“制约”实验中的问题——自我枷锁。克氏理论中提到的“设限的自我gan”大抵就是这zhong制约。当这zhong情绪能量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