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年我买到再版的《父与》,翻来覆去看了一个月,终于将童年洗
净。
与制片人RobertoCicutto先生联系好,明天到北山上去看奥米(ErmannoOlmi)先生。
安德雷一直在叹古时候的人会生活。
光和新鲜的空气、朴素壮观的屋舍、
天剧院、公共浴场,我同意安德雷说的。
十八日
最境界即随便怎么
,其实都在规律里面。孔
以后的儒们讨厌在“不逾矩”又不能从心所
,于是偷着逾矩,是为伪。晚上十一
的火车回威尼斯。
夜已了,又到Carpenteri的家去,意大利人是越晚越有
神,与我不谋而合。路上在西瓜摊上买了一只
大的西瓜,到了家里,摆开桌
,准备痛聊,将西瓜切好,刚吃了三四
,突然停电,于是在朦胧的月光下把西瓜吃完。
十七日
米塔和安德雷在路边采了许多芝麻菜,用这野菜
沙拉,吃起来苦,之后变辣,有些麻,容易上瘾。
“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历代学者都在解释孔
的这句话,以为大有
意。我看没有,非常朴素,一
直观的
叹。
“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不逾矩。”
Einaudi版社发电传来,请任选“困惑”或“暧昧”为题写一本四十页的书。我选“暧昧”生活是
过程,
受每一分每一秒,实实在在,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早上六半到威尼斯的陆地
分Mestre,之后坐通勤火车到威尼斯。
我只看过奥米的第一电影《Ifidanzat》和他一九七八年获得坎城影展奖的《木鞋树》(L’aldreodeglizoccoli)(一九七八年我还在乡下打赤脚,那里不
木鞋,其实在乡下砍了十年树,真应该
些木鞋,也算对得起那些树)。我非常喜
《木鞋树》,而奥米在他的第一
电影中就是成熟的了。《木鞋树》的摄影非常朴素,是凝视。中国电影里只有台湾侯孝贤的电影是这样的,内地的电影摄影总有一
摄影腔。我特别记得问奥米《木鞋树》的摄影是谁,奥米的脸一下红了,说,是我。
走到麦田里,用手搓开麦粒,浆已经饱,再有几天,就可以“开镰”了。
Carpenteri开车带我们去他的工作室,他在画大画,准备一个展览,桌上放了一些从前的漫画原稿,极其致,居然送了一张给Sisci!不过他们是老朋友。
远传来雷声。
这个地方非常像北京的圆明园,在麦田的包围中。这里原来是靠海的港
城市,地上有很多黑白石
镶嵌的画,应该是当时各个航海公司的招牌或广告。
麦田里杂有鲜红的罂粟,看久了,闭上
睛,有许多绿
的斑
在
前。
在罗游
。下午开车去罗
西南远方一个古罗
时代的OstiaAnticha遗址。
奥米正在山上拍一新电影。年初的时候奥米邀请我和米塔去过一次,那时他还在选景,山上的雪很厚,奥米
了一跤,六十岁的人,哈哈大笑。
十九日
去铺里问有没有猪
卖“没有。”
所以“季文三思而后行。
闻之,曰:再,斯可矣。”确实,想两次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