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节(2/4)

据林风的了解,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将给后世的中国带来无与比的惨重损失,首先就是代表所有中国人光辉形象的长辫很可能就没有了,其次那象征华夏民族、充溢着少数民族风味的“唐装”、“旗袍”也很可能就此消失,此外什么相声、京剧等民族瑰宝国粹也不知会不会现,然而这还不算最沉重的打击,更令后世的那些大人痛心疾首的是,代表中国表演艺术巅峰的清戏从此失去了可能,伟大的风皇帝再也没有了下江南的机会,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什么还珠格格紫薇公主五阿哥福大爷等等,纷纷被扼杀在形成之前的状态。

丰台大营这个时候早已名存实亡,或者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是保证了番号上的存在,这支军队原本是拱卫京师的重要力量,但在康熙的不住调下变得虚弱已极,现在整个大营的士兵人数居然只有区区六、七百人,而且绝大分是八旗中十六、七岁的少年,这些少年没有任何战斗的经验,之所以来到军营也是于八

从战场资讯角度来说,这场战斗是极不公平的,丰台大营的清军直到现在为止都不知京师发生了什么事,而林风却通过缴获的兵文件中了解了这支清军的一切情况。

和小吏,其他大分是昨夜收编的京城黑社会,这些人原来大都是在北京的各个街上靠拳义气混饭吃的人文雅的说法那就是地地氓无产阶级,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表现了非凡的革命,为了在新投靠的主面前表现一把,很多人大义凛然的表达了与满清不共天的仇恨,纷纷要求上阵担任刽手,最后他们壮怀激烈的表演的打动了林风的下,但在叹他们的英勇的同时却也免不了稍稍困惑,他们这些年在满清的统治下咋过下来的呢?

就在周培公忙得焦烂额的时候林风已经率领大队人了京城,其实这个时候林风的实力实在是非常虚弱,整个队伍中除了他自己的中军亲卫千多人之外,其他的队都是临时收编的散兵,但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兵,原因有二,第一是驻守京畿重地的丰台大营必须要解决掉,第二通州的漕运囤粮必须拿在手中,这两件事都直接系到他的生死存亡,若是被直隶总督先下手了后果自然不堪设想,所有林风不得不率领着疲惫的军队再次征。

在这个时候林风也不得不沉重的叹了一气,无论于什么理由,无论是于何等无奈,林风连同今天发生的一切,都将永远被钉死在历史的耻辱上。

当北京人民还没有从刚才的血腥中回过神来的时候,主持顺天府工作的周培公迅雷不及掩耳的发动了征兵运动,这次的抓壮丁活动虽然比较仓促,但也并非全无准备,应周培公的要求,数十门红夷大炮被竖立在京城的各个制,黑黝黝的炮瞄准了各个居民,无数士兵也整装待发,如果京师人民胆敢反抗暴政,上就给予无情镇压。

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林风和他的下对这一事件的确太悲观了一些,京师人民的反应比事先料想的要和善得多,在林风看来非常之暴野蛮的征兵手段落在人民中却人意料的柔和,甚至还有那么一温馨的觉。

这么大规模的屠杀显然很多年没有现过了,很快皇室贵族的成年男被砍得一二净,之后场的是那些可怜的妇女儿童——虽然林风曾在这个问题上据理力争,但在各个手下谋臣震惊错愕的光下不得不败下阵来,到了这个时候林风才的理解到所谓满门抄斩并不是一个开玩笑的禅,更不是只是说说而已的恐吓,当这些无辜妇孺被冠以正大光明的理由大批屠杀的时候,现场的气氛忽然变得非常凝重肃杀,连最喜闹的北京人也闭上了嘴,一时间千万人的聚会上只能听见妇女无助的咽和儿童惊恐的哭泣,司法人员脸铁青的一声声报着人名,没有任何情的声音让所有人不寒而栗。

大致过程是这么一个样,首先周培公带一群人跑到一个社区,召集地方人员宣读了最新的命令,然后那些衙役和士兵就在地方人员的带领下民居,先是钢刀行令人骨悚然的恐吓,之后上拿几麻袋粮和一百两白的银,命令壮丁上对此选择,当然,在这情况下绝大分人很自然的选择了忠报国。

相对于京师上百万的人基数来说,这一万的征兵数额显得不痛不,这个林风原本要兵镇压的暴政落到最后居然成了一件差,经过很多人相传之后,那些补偿劳动力损失的粮和银被夸大了不少,而北京的穷人又是如此之多,在他们中这些财的诱惑力显然是非常大,到后来很多京师的单汉居然闻风而动,顺天府衙役的征很快变成了参军报名,在银和粮的双重召下甚至有不少人为了一个参军名额大打手,目睹了后来的闹景象之后,原本还有些不情不愿的新兵不由自主的心中庆幸,开始心甘情愿的接受命令。这个意外的收获令周培公大喜过望,立即调有经验的军官严格把关,这个时候征兵从数量要求上升到了质量要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