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十四回 晋江施琅
福建古称“闽”闽南的晋江地区位于东南沿海,晋江下游南岸,依山临海,东接石狮市,东北临泉州湾,东南与台湾隔海相望,西及西北与南安市接壤,北与泉州市区毗连,古时为闽越族居住的地区。秦汉时期,中原汉人为躲避战luan开始入闽,晋江地区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接chu2遂日渐频繁。东晋年间,中原战luan不息,衣冠士族纷纷南渡,许多人便聚居在晋江中下游地区。五代十国至南宋末年,又有大批中原汉人进入闽南地区。北方大批移民的定居,给这里的世风民俗带来丰厚的古中原文化积淀。闽南民风淳朴,闽南人勤奋jian毅,崇尚礼仪,侠义乐善,有“海滨邹鲁”之称。这里地形复杂多样,以丘陵山地为主,可耕之地较少,番薯、大麦和小麦成为主要农作wu。由于少耕地,临大海,这里渔业繁盛,盐田高产,当地人们的生计以渔盐为生。北宋时期,晋江以浔mei和丙州为中心地,开始制盐,并设置了guan理盐场的大使厅,对盐实行官府专卖。到了南宋,允许私人开盐场,不再实行专卖,便于增加收益。到了明朝,在晋江设有盐场畦丁,负责对盐税的征收。浔mei盐场和丙州盐场在当时最为著名。盐场是依照明代的里甲制来组织的,每个盐场分为五团,每团有总崔、称子各一人,团首四人。总崔相当于里长,负责对盐民的guan理和盐税的jiao纳。
这日,晋江的官dao上,缓缓行来两骑,为首的是位相貌英俊,衣着雍容的青年,跟在他后面的是为三十左右的壮硕汉子,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握着一柄大刀,而那大刀足有几十斤重,端的吓人。
“姑爷,那个施琅真的有您说的那么厉害吗?”壮硕的汉子疑问dao。
“刘启,怎么不相信我。”青年慢悠悠的回答dao。
“不是,不是。”那名叫zuo刘启的人连忙摇toudao:“小的只不过不敢确认罢了,世上居然还有这样的人。”
“世上奇人比比皆是,刘启,你要记住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施琅可是当今豪杰,你日后莫要怠慢人家,不论是武艺还是论行军打仗,他可是比你qiang多了。你可以以师礼之。”青年皱着眉toudao。
“是,我一定好好的向施琅请教。”刘启cu声cu气的回答dao。
“走,我们赶一阵,进了城找个人带路。”青年人狠狠的chou了一ma鞭,坐骑一阵嘶鸣,顿时跑的更huan了。
不用说这两人就是李无庸与刘启了,再jiao代南京诸事后,就迫不及待的与刘启两人朝晋江赶来。
在晋江县城,问起县太爷也许有人不知dao,但一问起施琅,几乎是个个都知dao,李无庸hua了一两银子随便找了一个人,让他带自己去了晋江南浔乡一个名叫衙口村的小渔村。领路是位中年汉子,一路行来,李无庸也问了问施琅的情况,不问不知dao,问了才吓一tiao。那位中年汉子从施琅的祖父施大宣说起,说他继承了其父仗义好施的品格,路遇不平,常tingshen而chu,主持公dao,且为人谦和,热心助邻。而施琅的父亲却没有那么好的运dao,原来自明洪武三年起,倭患不断,嘉靖四十年,浙江人王直、漳州沈南山、李华山、泉州洪朝jian等海盗集团,与倭寇勾结,大肆侵掠浙江、福建沿海。后虽经俞大猷、戚继光等共同抗倭,泉州一带倭患基本平息,但仍有小gu倭寇liu窜于台湾海峡,对福建沿海一带进行烧杀掠夺。万历年间,西班牙和荷兰zhi民者又先后入侵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四chu1抢掠。可以说,晋江地区在整个明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