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石头?”
“举凡池边都应有石碑,最妙是陈在湖底十载以上的石头打磨而成,碑上题字,以此为池名,方能相映成趣。”
封旭心中动,摇金铃,待守在岸上的杜管家上来,吩咐道:“拿纸笔来。”
然后。起身对杜江揖礼道:“那就请阁老赐名。”
纸笔呈上来,杜江也不推辞,信手提下“经池”两字。字力苍劲,每字直径尺余,非数十年刻苦沉淀,不能成的功力。
封旭看之下,飞长眉眼间现出惊愕神情,忍不住望杜江眼,察言观色时但见杜江并不看自己,只依旧望着眼前的池水。
此时虽已过午后最热的时分,但暑气还没有消散,即使水风习习吹在身上,仍是身的灼热烦躁。封旭忍不住题字轻轻推:“到底愚钝,不知‘经’字,阁老要做何解?”
杜江没有作声,抬手将杯酒倾入口中,封旭忙亲自满上。
风过处,蝉声蛙鸣。日光照在封旭的脸上,掺杂胡人血脉的脸庞异常白皙,那双蓝得惊人的眸子,如凝着冰刃,似乎可以直直的刺进人心底去。
杜江转开脸去,几乎是无声的叹口气。前朝的蓝王性情暴烈,虽遇事勇于机敏,但到底难成大器。
而他…终究忘不先朝那个大雪绵绵下数日的冬日,寒地冻得连他两个儿子的热血,刚洒下就已经被凝住。那双头颅落在雪上,睚眦欲裂,仿佛在质问自己的父亲是不是有着比虎还要毒的心肝肺腑。
人老总是忍不住回顾往事,往事也总是容易触动衷肠,杜江直望着池水的眼慢慢转望向身边恭谨而立的封旭。
“古有明训,亲王不可多涉政务。王爷知道,府第原本是蓝王府。当年的蓝王也就是因为条罪名,遭流徙。”
“闲散宗室吗?费劲周折才走到步,本王绝对是不甘心的。还请阁老赐教。”
话答的恭谨平静,可杜江的就终究到心里的隐痛上去。
他永远也不会忘记,在漠北陈瑞是怎样用皮鞭教会自己。那段日子,身上似乎没有块是不带伤的,而比伤痕更加疼的就是屈辱。郁积在肺腑深处,丝毫没有办法还击的羞辱,仿佛把火,灼烤着他,决不愿再体会次。
杜江目光闪动,语气沉着的辨不出起伏:“经宴。”
经宴…
封旭是听陈瑞讲过的。
所谓经宴“经”是由翰林学士或有内阁给皇帝讲解经书或贞观政要;“宴”是讲经已毕皇帝赏参加的官员们赐宴。按祖例经宴是每月2日、12日、22日。内阁官员俱都出席。而当今的子疏于政务已久,自然不会拘束着参加经宴,李太后乐得皇帝和杜江疏远,竟从来也不劝解。日子久,经宴便荒废。
封旭越加疑惑,斟酌着字句问:“阁老,不明白,经宴是专设给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