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三十八儒门弟子尽gao官(2/3)

孙元起,这果然是“一法通,万法通”老大人不糊!

老大人接着说:“我大清国监博士厅博士,本就是从七品的官员。普通士要想当这个官,至少要翰林院先当三年庶吉士再说。你说,这差别大不大?”

“去不去的事,你自己和张埜秋说。老夫早已不这大学堂,也不愿意再沾染上,免得他人闲话。不过老夫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事。”老大人捋着长须说

听到这里,孙元起算了明白了个大概,当下答:“叔祖大人,我这京师大学堂格致教习的差事,在去年我去国之前,已经向大学堂告假了,俸银也没有再领。如今我自己办了所学校,便是京师大学堂再开,也是不会去了。”

“啊?还有这事?”孙元起这时候才是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一开始直截了当说不就行了么,还绕那么大一个圈,累人。“其实吧,那本书是个熟人让写的,我就是半瓶醋,一瓶不满,半瓶咣当。而且,能想到的都写到书里了。我看…”

“据老夫所知,欧罗的博士,是学问到了一定程度,通过考试给予的荣誉称号,好比我大清的秀才、举人、士一般。这只是一资历,要想官,还是要从起。你说对不对?”老大人望着孙元起。

函典籍,上也有新的书画。老大人自向书桌后面的太师椅上坐着,看孙元起给自己请了安,才随手拿过一个折页,不知在看还是在思考什么问题,半晌才:“百熙,你知老夫今天唤你来何事么?”



“前些日,皇上和太后从西安行在起驾回京。临行之际,有惩于拳匪之,以为国弱民贫,不可以抚远。故而诏告天下,筹办新政,冀上下同心,以中国。”老大人虽然在说,睛却一直盯着纸面。停顿下来的时候,才看了侧耳倾听的孙元起一。然后收回目光,慢条斯理地继续往下说:“没几天,老夫就收到邸报,说‘兴学育才,实为当今急务。京师首善之区,尤宜加意作育,以树风声。前建大学,应切实举办。派张百熙为学大臣,责成经理,务期端正趋乡,造就通才。其裁定章程,妥议奏。’既然皇上和太后要恢复京师大学堂,估计这事儿又得办起来…”

“那还能有什么事?”孙元起连忙问。

老大人闻听,却微微笑起来:“百熙,老夫听说你在获得了好几个博士称号,在泰西也是很难得的。可你知博士,和我大清的博士有什么分别么?”

老大人看孙元起迟迟不开窍,只好挑明:“上谕上说,‘裁定章程,妥议奏’。可这大学堂章程怎么裁定,虽然张埜秋充任过使英国大臣,恐怕一时间也拿不好章法来。说来也巧,有人就给他送了本你写的《学校学制初拟》,他看了之后连连赞叹,以为裁定章程之事,定要你帮办才好。不知他从哪儿得到的消息,今儿上午特来拜会,说老夫和你关系不浅,希望你能助他一臂之力。”

“不知。”孙元起确实不知

从七品,比正七品的县令差,算是副级?孙元起心中一笑。不过这晚清的官也没滋味的,贪污腐化不说,还得为了这破屋担心风担心雨的,累!下,自己就想办个学校,把自己的知识、理念传播给更多的青少年,为国家积蓄一科技力量,更好地迎接下一次暴风雨的侵袭。为了这个目的,少不得要拒绝这国家公务员的金饭碗:“叔祖大人,下晚辈就想把学校办好。这官不官的,倒是不在乎的…”

“这…”问题还正把孙元起这个半吊博士给问倒了。

孙元起那叫一,心想,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关公斗秦琼?孔老二和释迦牟尼喝酒?嘴里却连声逊谢“叔祖谬赞”

“张埜秋私下跟老夫说,如果你肯鼎力襄助,他保举你为国监博士厅博士。”老大人打断孙元起的话

博士厅博士很厉害么?我现在可是耶鲁、MIT的博士,正宗的海归!在乎那土鳖的博士么?心里这么想,嘴上却不能说“晚辈才疏学浅,恐怕无法胜任这个博士的…”

“上几个月,你给老夫拿了几本书过来,其中有一本叫《学校学制初拟》,据说很多人看了都拍案称好,说不是研教学之法者不能此。洋人也很服气,以为虽然自泰西学制,却是青于蓝而胜于蓝的。”老大人话一转,扯到了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