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俗,也大致知道一些人的别称,比如说李文忠公、李合肥、李中堂,就是指去世不久的李鸿章。孙元起闻言一愣神:“李鸿章的孙子辈?我还真不知道诶!”
老大人坐直身子:“如此说来,他得到消息就不奇怪了。恐怕给他出主意的人,也是北洋一系的。他们北洋也热衷于洋务,什么建学堂、开煤矿、修铁路、造军舰、炼钢铁,没少掺和。如今闻听京中有动静,怕有什么牵连,便推你出来,让你打头阵。”
“叔祖父,这个主意能用么?”相对于北洋那票人的花花肠子,孙元起更关心这个问题
老大人缓缓点点头:“这个挟洋自重的法子,倒也可用!只不过虽然对路数,未免太刚烈了。好比给病人治病,同样是用攻下的法子,用巴豆还是用大黄,就要看医者的手段和心思!”
孙元起犹犹豫豫地说道:“叔祖父,其实,我具有中国和美利坚的双重国籍。如果我在报纸上申明是美国公民,想来那些攻讦都会偃旗息鼓吧?”
老大人面容一整,严厉地说道:“不行!绝对不行!此事以后休要再提!即便别人询问,也不可说起!只要咬定自己是我华夏子民,明白么?”
见老大人说得严肃,孙元起只好称“是”
“知道你具有双重国籍的人有多少?都可靠么?”老大人又问。
孙元起如实答道:“只有四五个人,都是亲戚,应该可靠的!”
“那就好!”老大人舒一口气“记住,你不仅要咬定自己是中国人,还要让知道的人守口如瓶!这帮清流,最擅长的就是利用别人的隐私大做文章!”
老大人见孙元起应允了,然后又说道:“关于校董会的主意不错,不过,里面的成员不能都是洋人,国人必须占到半数左右,免得以后贻人口实,说学堂是洋人的!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出拳乱这种事儿?万事总以小心为上。”
此为万全之策!孙元--。--头应诺。
“再者,校董会向外务部提交抗议书,终是分量太轻。老夫知道你和美利坚驻华公使很熟悉,可以用校董会的名义,请他向外务部施压,要求严加惩处那几个上书的言官。于他不过举手之劳,于畏洋如虎的朝廷,却有如晨钟暮鼓,足以让那些喜欢无事生非的清流冷静下来。”老大人又改进了一条意见。
孙元起记下,回去以后便遵照老大人的指示,拟好了经世大学第一届校董会的名单,共计七人:
耶鲁大学校友会副会长麦克·唐纳森
达尔西高级中学校长亚历山大·考斯特
加大伯克利分校化学教授约翰·马丁
伯格曼(美国)调味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雷诺·伯格曼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夏瑞芳
私立经世大学校长孙元起
私立经世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张元济
这七个人,除了自己,不是亲戚,就是合作伙伴。几乎电报一打去,就得到了应允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