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节(3/3)

县一带加强防守,掩护翼侧的安全。

八月初十,孙传庭果然率师抵达阌乡。于是农民军且战且退,先走陕州,再退渑池,接着又经洛阳向郏县、襄城转移。但在九月初八,明军进抵汝州,由于农民军都尉李养纯叛降。李自成的计划就此透露。孙传庭根据其提供的情报,立即命主力进逼襄城。九月十四日明军进至郏县西南;与此同时,孙传庭又派一路兵马从间道袭陷宝丰和唐县,血腥屠杀了当地的农民军及其眷属。

而另一边李自成为了再次创造歼敌条件,一面在郏县、襄城之间,依托深沟高垒,坚守不战,以疲惫明军;一面派出精锐,袭取汝州西北数十里的白沙,切断明军粮道。由于连月来河南普降大雨,道路泥泞,致使明军运输困难,粮食奇缺,军心慌乱。九月二十一日,汝州的明军突然发生哗变。孙传庭不得已遣一部在后掩护,亲自率领大部队回洛阳筹粮。但是前军一动,后军就更加恐慌,纷纷逃散。见时机成熟的李自成乘机挥师杀向明军。次日,农民军骑兵与步兵密切配合,在汝州、郏县一带包围明军,并展开激战。战斗中明军用来专门对付农民军骑兵的“火车营”首先仓皇溃退,3万辆载有火炮、甲仗的战车丢弃在路上,挡住了退路。农民军奋勇冲杀,昼夜追击,直达黄河边的孟津,歼灭明军4万余,缴获大量兵器。孙传庭只得率少数随从渡黄河转守潼关。此后起义军分两路进兵陕西,一路经淅川下商入陕南。另一路则由李自成亲自率领大军追击孙传庭潼关。十月初,在农民军多次围攻下潼关陷落孙传庭战死。

孙传庭战败殉国的消息传到京师朝野震惊。汝州战役的失败标志着明军在中原的主力损失滞尽。加上去年的松山战役的失利。除非调集关外吴三桂的三万关宁铁骑。否则的话明朝已经没有象样的军队能阻止农民军的进攻了。此时京师北京可以说已经完全暴露在了农民军的面前。输红了眼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再次将战败的责任推给了底下的大臣们。首辅周廷儒与吴昌时俱被崇祯下令赐死。而之前周廷儒与吴昌时等人贿赂官员、买通内侍、谎报军情等罪证也一并被他们的反对派全盘揭露。一时间东林党和复社颇为舆论所诟。风雨飘摇的紫禁城又迎来了新的一轮党争。

此时的李自成则在占领了河南、陕西、山西等大片的中原地区后,为了贯彻“三年不征”政治经济纲领政策,针对明朝地权集中与赋税繁重的情况,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在河南等地到处传播“不当差、不纳粮”的歌谣。但是后来因为“均田免粮”纲领属于平均主义的乌托邦空想,并未真正实行。只是个别地方官曾经实行过改变封建地权的措施。在某些地区还默许农民进行自发的夺地斗争。

至于军费方面自从攻陷洛阳起,李自成便开始没收福王藩府及宦家巨室存积的粮食和大量金钱,以其中一部分赈济贫民。以后每攻占一个城镇,常采取类似措施。因此他的军饷主要来自这种通过没收明内帑、宗室、勋戚、太监的家产和对明朝官员实行所谓的“追赃助饷”这样能够做到不扰民而补给充足,但是毕竟不是长远之计,军队庞大需要大笔的开销。所以在占领西安后,李自成继续以“劫富济贫”相号召。但在这一口号下,劫掠平民﹑殃及无辜之事亦时有发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