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能成功,他作为主要开发人员本来是可以得到很大好处的。但是最近,所里都在传科研器材处又要取消这个项目了,他当然要来询问怎么回事,并想劝说领导们能收回成命。
林志辉耐心给余良解释了最新调研的结果,经评估这项目的风险过高,所以这项目还是不做的好。余良听后,很久没说话,最后叹口气说:“找一个军转民的项目实在是不容易啊!”林志辉是深有同感,大家一时都没说话。
林芳华听他们这么一说,心情也有点沉重,眼前精彩激烈的球赛也吸引不了她了。她发起了呆。
一阵寒风吹过,她感觉手足很冷,不由跺跺脚、用力揉搓了几下手。忽然,她脑海中灵光一闪:取暖!电暖宝!
眼珠一转,她装作向余良求教的样子问:“余老师,你说有什么液体可以在加热后温度升高而体积又不膨胀,温度还能保持比较长时间的呢?”
“嗯,你问这个干什么?”余良脑筋一时还没转过来。
“噢,是这样啊!我觉得冬天灌热水袋很是麻烦,而且没过多久水就凉了。所以,我想要是有能自动发热、或者可以电加热的液体,凉了就加热,不用老换水,又能保温时间比较长就好了!”
“你说的这种液体,应该是没有的…”余良为林芳华的异想天开而汗颜。
学电阻出身的孙玉敏突然开口说:“液体可能没有,固体还是可以的。就像电热毯似的中间用电热丝产热,外面用保温隔热材料嘛!”
林芳华一愣,没想到老**思路倒是挺活的,她想想又说:“电热毯一停电没多久也就不热了。最好是电热丝外面的材料再保暖些!”
孙玉敏沉吟一下:“这样的话,用耐火砖包裹还是有可能做到长时间保温的。”
林芳华又说:“这倒也不错,不过耐火砖是不是太沉了,随身携带的时候很不方便。我觉得还是像热水袋那样,用液体来产热和保暖比较方便。”
余良摇头:“用液体,容易漏水漏电。”
林志辉经常跑各地生产厂家,对工艺制造方面比较熟悉:“用好的密封材料,倒也不难做到。”
孙玉敏又说:“水中加入导电体,通电后可以产热。可以通过磁滞和涡流原理提高产热的效率,也不至于使水的体积增大过多。想来不是难事,但还是要通过实验试试才知道。”
理化皆通的余良听到这里,也惊喜地说:“对啊,这是个好的方向!真的有可能成功!孙主任,还是您水平高!”
林芳华暗自一乐:没想到,耿直的余良老师也会拍马屁。
林志辉拍拍余良的肩膀说:“小余,你回去好好想想,写个报告上来。春节后就开始做实验,争取把这个电热水袋搞出来。如果成功的话,一定是个军转民的好项目!”
余良欣然领命,连球赛也不看了,匆匆离去,大概是迫不及待地查资料写报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