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581-1590(1/5)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1581-1590

[1581]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述奏疏内容雷同,但崇祯的态度是很认真的,他不但看了,而且还保存下来。

很简单,真没事的人是不会写这些东西的,原本找不着阉党,照着奏疏抓人,贼准。

十一月底,准备工作就绪,正式动手。

最先chu1理的,是魏忠贤的家属,比如他侄子魏良卿,pi都不懂的蠢人,也封到公爵了(宁国公),还有客氏的儿子候国兴(锦衣卫都指挥使),统统拉chu去剁了。

接下来,是他的亲信太监,毕竟大家生理结构相似,且狼狈为jian,算半亲戚,优先chu1理。

这拨人总共有四个,分别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ti乾,秉笔太监李永贞、李朝钦、刘若愚。

作为tou等罪犯,这四位an说都该杀tou,可到最后,却只死了两个,杀了一个。

第一个死的是李朝钦,他是跟着魏忠贤上吊的,并非他杀,算自杀。

唯一被他杀的,是李永贞。其实这位兄弟相当机灵,早在九月底,魏公公尚且得意的时候,他就嗅chu了风声,连班都不上了,开始在家修碉堡,把院子封得严严实实,只留小dong送饭,每天窝在里面,打死也不chutou。

jian持到底,就是胜利。

李永贞没有看到胜利的一天,到了十月底,他听说魏忠贤走人了,顿时大喜,就把墙拆了,chu来放风。

刚高兴几天,又听到消息,皇帝要收拾魏公公了,慌了,再修碉堡也没用了。

于是他使chu了绝招——行贿。

当然,行贿崇祯是不guan用的,他拿chu十余万两银子(以当时市价,合人民币六千万至八千万),送给了崇祯shen边的贴shen太监,包括徐应元和王ti乾。

这两人都收了。

不久后,他得到消息,徐应元被崇祯免了,而王ti乾把他卖了。

在名列死亡名单的这四位死太监中,最神秘的,莫过于王ti乾了。

此人是魏忠贤的铁杆,害死王安,迫害东林党,都有他忙碌的shen影,是阉党的首脑人wu。

但奇怪的是,当我翻阅几百年前那份阉党的最终定罪结果时,却惊奇地发现,以他的丰功劣迹,竟然只排七等(共有八等),罪名是谄附拥dai,连罚款都没jiao,就给放了。

伺候崇祯十几年的徐应元,光说了几句话,定罪比他还高(五等),这个看上去很难理解的现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王ti乾叛变了。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82]

据史料分析,王ti乾可能很早就“起义”了,所以一直以来,崇祯对魏忠贤的心理活动、斗争策略都了如指掌,当了这么久卧底,也该歇歇了。

所以他钱照收,状照告,第二天就汇报了崇祯,李永贞得知后,决定逃跑。

跑吧,大明天下,还能跑去非洲不成?

十几天后,他被抓捕归案。

进了号子,李太监还不安分,打算自杀,他很有勇气地自杀了四次,却很蹊跷地四次都没死成,最后还是被拉到刑场,一刀了断。

名单上最后一位,就是刘若愚了。

这位仁兄,应该是最有死相的,早年加入阉党,一直是心腹,坏事全干过,不是卧底,不是叛徒,坦白jiao代,主动退赃之类的法定情节一点没有,不死是不可能的。

可他没死。

因为刘若愚虽然罪大恶极,但这个人有个特点:能写。

在此之前,阉党的大bu分文件,全buchu于他手,换句话说,他算是个技术人员,而且他知dao很多情况,所以崇祯把他留了下来,写jiao代材料。刘太监很敬业,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他所写的《酌中志》,成为后代研究魏忠贤的最重要史料。

只要仔细阅读水浒传,就会发现,梁山好汉们招安后,宋江死了,最能打的李逵死了,最聪明的吴用也死了,活下来的,大都是shen上有门手艺的,比如神医安dao全之liu。

以上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平时学一门技术是多么的重要。

chu1理完人妖后,接下来的就是人渣了,主要是“五虎”和“五彪”

五虎是文臣,分别是(排名分先后):兵bu尚书崔呈秀、原兵bu尚书田吉、工bu尚书吴淳夫、太常寺卿倪文焕、副都御史李燮龙。

五彪是武官,分别是:左都督田尔耕、锦衣卫指挥许显纯、都督同知崔应元、右都督孙云鹤、锦衣卫佥事杨寰。

关于这十个人,就不多说了,其光辉事迹,不胜枚举,比如田尔耕,是迫害“六君子”的主谋,并杀害了左光斗等人,而许显纯大人,曾亲自把钉子钉进杨涟脑门。用今天的话说,足够枪毙几个来回。

因为此十人一贯为非作歹,民愤极大,崇祯下令,将其逮捕,送jiao司法bu门chu1理。

经刑bu、都察院调查,并详细会审,结果如下:

崔呈秀已死,不再追究,其他九人中,田尔耕、许显纯曾参与调查杨涟、左光斗等人的罪行,结果过失致人死亡,入狱,剩余七人免官为民,就此结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