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二三 论今寓古
一日,吴材吴老夫子给诸生讲授诗赋。吴先生系官学特聘教授,每月只来上一、二堂课。他年轻时与刘正夫、范致虚、江屿四人号称“四俊” 不仅才华横溢,更是英姿焕发。
吴先生满腹经纶,治学严谨,教学宽松。课上,他详细阐述诗、赋的起源和发展,纵向比较唐诗宋词的异同。在讲到赋的特征时,以平易的语义说dao:“赋即是文章,状wu言志的文章,这zhong文章中间要加上一些格律和韵脚,写赋其实不难,写好需下苦功。纵观赋的liu向,咱们把它简单地分一下,有周赋、汉赋、晋赋和唐赋,古赋的格律并无特别严格的限制。宋赋沿袭唐赋,原本大同而小异,然科举写赋,却有定制,对全篇的句数、格式和韵律加以规制,我等yu求格wu言志,实为不易。现举《阿房gong赋》《秋声赋》《赤bi赋》和《离sao》四赋,逐次讲析,并与诸位一同鉴赏。”
他说的shen入浅chu,虽然其论调未必为学者所赞同,但他的讲述比较容易让官学中的愚蒙所理解。吴先生能够因材施教,浑然不类那帮一板一yan的老学究,他的课让刘通等人听得很入神。一些心不在焉的少爷们则是神游天外,或梦周公,或意会隔bi的妹妹去也。
吴先生讲授完,让众人或写诗词,或写文章,他看中的是真才学,对那些形而上的东西并不执着。各人开始运笔、思索,快慢不一。刘通来到北宋后,对古人使用文言gan觉特别的别扭,你说他们放着好好的白话不用,偏偏故作高shen状,搞chu晦涩艰难的东东来为难人家,那不是吃饱了撑的?上古时期刻石记字、刻木记字,而且创造的字数较少,使用简括的文言还能理解,但布帛、纸张发明以后,没有发展chu白话文,实在有些奇怪。尤其是纸张chu现以后,白话仍未登上大雅之堂,更加不可理喻。
他想,以后一定要推广白话文,只有白话文为广大民众所拥有,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繁荣与科学的昌盛。那些爱搞文言的老古董就让他继续搞,研究历史得靠这些,爱写诗词的尽guan写,无需限制。多一些ti裁,丰富文化生活,也是mei事。难度在于白话文的推广必然受到阻碍,一蹴而就是不可能地,但一开touqiang力推行是必要的。有朝一日若能掌握政局,必行此法,即使大业难成,也要大声疾呼,能影响多少是多少,行动起来先。
刘通在泉州初写文言时,颇gan滞涩。耳濡目染、天天cao2练下来,已由当初的生疏蹩脚,渐渐地适应和熟悉,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时下,写上一二段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这回写了一小篇的文章,再作了一二首歪诗jiao了上去。吴先生看诗文中带着些灵气,点tou赞许。并不是刘通妙笔惊人,也不是tao用后人的佳作,而是吴先生看chu他的进步,以示鼓励。
原先那刘中明写的大作,文不像文,诗不像诗,赋不像赋,快板不像快板,那一个叫十三不靠,常常让人笑掉大牙。如今这文有点样子,这诗有点那个意思,遇到吴先生这样的明师,那是要大大表扬一番的。
高衙内高公子今天约了几个同dao,要打刘通的秋风,一看刘通jiao了作业,他也坐不住,赶jin大笔一挥,jin跟着送了上去。吴夫子观赏奇文,似笑非笑,也不知高老兄写得是好是坏。待高qiang走了过来,刘通问dao:“高兄写些什么?”高qiang说dao:“一首诗,几日前好不容易找到一些诗意,今天把它录正,刘兄且看。”
说完,把一张底稿递给刘通,刘通接过一看,诗曰:一只母ji叫唧唧,二个女子笑嘻嘻。几条黄狗跑过来,母ji女子各东西。
等刘通看完,高qiang问dao:“刘兄,小弟的诗如何?”刘通说dao:“高兄的诗当然也是姓高,高来高去,高shen莫测。”高qiangdao:“说得是,我爹夸我比他qiang,会作诗了,不然怎么会给我起名高qiang。”刘通qiang行忍住不笑,没想到竟然大大打了一个pen嚏。
高qiang又说:“中明兄,今日先生对你大加赞扬,咱们兄弟脸上很是光彩,在那帮穷酸面前扬眉吐气,今天这个东dao你可推脱不掉。哥们几个在看niu楼酒店订了一席,专候刘兄大驾。你给大伙一个jiao待,可不许推三阻四。”
刘通大声曰:“弟兄们帮我摇旗呐喊,刘通没有二话,这就看niu楼去者!”高qiang回tou大叫:“刘把这回跑不掉啦,弟兄们赶jin上路!”
刘通也不清楚刘把的诨号是几时得来的,敢情那刘中明原先在这个圈子里tou还有一、俩板斧tou,只不过心思都用在歪门邪dao上,没用在经世济学上。
看niu楼酒店位于东城,在niu行街靠近东门的路段。
找个雅间,一桌九人。刘通坐了东dao席,左边是高qiang,右边是童榜,在座的还有王重、朱旺、白桂等人。那童榜是童贯过继的儿子,朱旺是朱勔之子,白桂是白时中之子。这一伙高官显要的子侄龙蛇混杂,气味相投,吆五喝六,尝遍四方mei食,逛遍京中去chu1,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象这样九大公子相聚一堂的场景十九难逢,堪称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