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宰问于贡曰:“夫
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孔曰:“大宰,大夫官名,或吴或宋,未可分也。疑孔
多能于小艺。”
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孔曰:“言天固纵大圣之德,又使多能也。”
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
多乎哉?不多也。”包曰:“我少小贫贱,常自执事,故多能为鄙人之事。君
固不当多能。”
舍之则藏,不专必也。常人之情,可者与之,不可者拒之,好固其所行也。孔
则无可无不可,不固行也。人多制作自异,以擅其
。孔
则述古而不自作
,群众萃聚,和光同尘,而不自异,故不有其
也。
○正义曰:此注皆约《世家》,述其畏匡之由也。案《世家》云:“孔去卫。将适陈,过匡。颜克为仆,以策指之曰:‘昔日吾
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
虎。
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
。孔
状貌类
虎,拘焉五日。匡人拘孔
益急,弟
惧。孔
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已下文与此正同,是其事也。
[疏]“大宰”至“多也”
○注“孔曰”至“小艺”
○正义曰:此章论孔多技艺之由,但与前章异时而语,故分之。牢,弟
琴牢也。试,用也。言孔
自云:“我不见用于时,故多能技艺。”
○正义曰:此章记孔知天命也。“
畏于匡”者,谓匡人以兵围孔
,记者以众情言之,故云“
畏于匡”其实孔
无所畏也。“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者,孔
以弟
等畏惧,故以此言谕之。兹,此也。言文王虽已死,其文岂不见在我此
乎?言其文见在我此
也。“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者,后死者,孔
自谓也。以文王既没,故孔
自谓已为后死者。言天将丧此文者,本不当使我与知之。今既使我知之,是天未
丧此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者,如予何,犹言奈我何也。天之未丧此文,则我当传之。匡人其
奈我何,言匡人不能违天以害已也。
牢曰:“云:‘吾不试,故艺。’”郑曰:“牢,弟
牢也。试,用也。言孔
自云,我不见用,故多技艺。”
○注“牢,弟牢也”
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知者,知意之知也。知者言未必尽,今我诚尽。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曰:“有鄙夫来
○注“包曰”至“围之”
畏于匡,包曰:“匡人误围夫
,以为
虎。
虎曾暴于匡,夫
弟
颜克时又与虎俱行。后克为夫
御,至于匡。匡人相与共识克,又夫
容貌与虎相似,故匡人以兵围之。”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孔曰:“兹,此也。言文王虽已死,其文见在此。此,自谓其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孔曰:“文王既没,故孔
自谓后死。言天将丧此文者,本不当使我知之。今使我知之,未
丧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曰:“其如予何者,犹言奈我何也。天之未丧此文,则我当传之。匡人
奈我何,言其不能违天以害已也。”
○正义曰:云“大宰,大夫官名”者,案《周礼》,大宰六卿之长,卿即上大夫也,故云大夫官名也。云“或吴或宋,未可分也”者,以当时惟吴、宋二国上大夫称大宰,诸国虽有大宰,非上大夫,故云“或吴或宋,未可分也”郑云“是吴大宰嚭也”以《左传》哀十二年“公会吴于橐皋,吴使大宰嚭请寻盟。公不
,使
贡对”又
贡尝适吴,故郑以为是吴大宰嚭也。
[疏]“牢曰:云:吾不试,故艺”
[疏]“畏”至“予何”
○正义曰:此章论孔多小艺也。“大宰问于
贡曰:夫
圣者与?何其多能也”者,大宰,大夫官名。大宰之意,以为圣人当务大忽小,今夫
既曰圣者与,又何其多能小艺乎?以为疑,故问于
贡也。“
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者,将,大也。言天固纵大圣之德,又使多能也。“
闻之曰:大宰知我乎”者,孔
闻大宰疑已多能非圣,故云:知我乎。谦谦之意也。“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者,又说以多能之由也。言我自小贫贱,常自执事,故多能为鄙人之事也。“君
多乎哉,不多也”者,又言圣人君
当多能乎哉?言君
固不当多能也。今已多能,则为非圣,所以为谦谦也。
○正义曰:《家语·弟篇》云:“琴牢,卫人也,字
开,一字张。”此云弟
牢,当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