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4/7)

,今位既有殊,坐岂如旧,宜补其坠典,永作 成式。自今已后,两京国子监,夫子皆南面而坐,十哲等东西列侍。天下诸州亦准 此。

且门人三千,见称十哲,包夫众美,实越等夷。暢玄圣之风规,发人伦之耳目, 并宜褒赠,以宠贤明。颜子渊既云亚圣,须优其秩,可赠兗公。闵子骞可赠费侯, 冉伯牛可赠郓侯,冉仲弓可赠薛侯,冉子有可赠徐侯,仲子路可赠卫侯,宰子我可 赠齐侯,端木子贡可赠黎侯,言子游可赠吴侯,卜子夏可赠魏侯。又夫子格言,参 也称鲁,虽居七十之数,不载四科之目。顷虽异于十哲,终或殊于等伦,允稽先旨, 俾循旧位。庶乎礼得其序,人焉式瞻,宗洙泗之丕烈,重胶庠之雅范。

又赠曾参、颛孙师等六十七人皆为伯。于是正宣父坐于南面,内出王者衮冕之 服以衣之。遣尚书左丞相裴耀卿就国子庙册赠文宣王。册毕,所司奠祭,亦如释奠 之仪,公卿已下预观礼。又遣太子少保崔琳就东都庙以行册礼,自是始用宫悬之乐。 春秋二仲上丁,令三公摄行事。

天宝元年,明经、进士习《尔雅》。九载七月,国子监置广文馆,知进士业, 博士、助教各一人,秩同太学博士。十二载七月,诏天下举人不得充乡贡,皆补学 生。四门俊士停。

宝应二年六月,敕令州县每岁察秀才孝廉,取乡闾有孝悌廉耻之行荐焉。委有 司以礼待之,试其所通之学,《五经》之内,精通一经,兼能对策,达于理体者, 并量行业授官。其明经、进士并停。国子学道举,亦宜准此。因杨绾之请也。诏下 朝臣集议,中书舍人贾至议,请依绾奏。有司奏曰:“窃以今年举人等,或旧业既 成,理难速改,或远州所送,身已在途,事须收奖。其今秋举人中有情愿旧业举试 者,亦听明年已后,一依新敕。”后绾议竟不行。自至德后,兵革未息,国学生不 能廪食,生徒尽散,堂墉颓坏,常借兵健居止。至永泰二年正月,国子祭酒萧昕上 言:“崇儒尚学,以正风教,乃王化之本也。”其月二十九日,敕曰:

理道同归,师氏为上,化人成俗,必务于学。俊造之士,皆从此途,国之贵游, 罔不受业。修文行忠信之教,崇祗庸孝友之德,尽其师道,乃谓成人。兼复扬于王 廷,考以政事,征之以礼,任之以官。置于周行,莫匪邦彦,乐得贤也,其在兹乎!

朕志求理体,尤重儒术,先王大教,敢不底行。顷以戎狄多难,急于经略,太 学空设,诸生盖寡。弦诵之地,寂寥无声,函丈之间,殆将不扫。上庠及此,甚用 悯焉。今宇县攸宁,文武兼备,方投戈而讲艺,俾释菜而行礼。四科咸进,六艺复 兴,神人以和,风化浸美。日用此道,将无间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