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贯,五分收钱,以供监官学生之费。俄又请青苗地头取百文资课以供费同。 旧例,两京国子监生二千余人,弘文馆、崇文馆、崇玄馆学生,皆廪饲之。十五载, 上都失守,此事废绝。乾元元年,以兵革未息,又诏罢州县学生,以俟丰岁。
则天垂拱四年四月,雍州永安人唐同泰伪造瑞石于洛水,献之。其文曰:“圣 母临人,永昌帝业。”于是号其石为“宝图”,赐百官宴乐,赐物有差。授同泰为 游击将军。其年五月下制,欲亲拜洛受“宝图。”先有事于南郊,告谢昊天上帝。 令诸州都督、刺史并诸亲,并以拜洛前十日集神都。于是则天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大赦天下。改“宝图”为“天授圣图”,洛水为永昌。封其神为显圣侯,加特进, 禁渔钓,祭享齐于四渎。所出处号曰圣图泉,于泉侧置永昌县。又以嵩山与洛水接 近,因改嵩山为神岳,授太师、使持节、神岳大都督、天中王,禁断刍牧。其天中 王及显圣侯,并为置庙。又先于汜水得瑞石,因改汜水县为广武县。至其年十二月, 则天亲拜洛受图,为坛于洛水之北,中桥之左。皇太子皆从。内外文武在僚、蛮夷 酋长,各依方位而立。珍禽奇兽,并列于坛前。文物卤簿,自有唐已来,未有如此 之盛者也。礼毕,即日还宫。神都父老勒碑于拜洛坛前,号曰:“天授圣图之表。” 开元五年,左补阙卢履冰上言曰:“则天皇后拜洛受图坛及碑文,云垂拱四年唐同 泰得石,文云‘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之所建。因改元为永昌,仍置永昌县。县既 寻废,同泰亦已贬官,唯碑坛独立。准天枢、颂台之例,不可更留。”始令所司毁 之,其显圣侯庙亦寻毁拆。
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己丑,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一所,并置崇玄学。其 生徒令习《道德经》及《庄子》、《列子》、《文子》等,每年准明经例举送。至 闰四月,玄宗梦京师城南山趾有天尊之像,求得之于盩厔楼观之侧。至天宝元年正 月癸丑,陈王府参军田同秀称于京永昌街空中见玄元皇帝,以“天下太平,圣寿无 疆”之言传于玄宗,仍云桃林县故关令尹喜宅傍有灵宝符。发使求之,十七日,献 于含元殿。于是置玄元庙于太宁坊,东都于积善坊旧邸。二月丁亥,御含元殿,加 尊号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辛卯,亲祔玄元庙。丙申,诏:《古今人表》,玄 元皇帝升入上圣。庄子号南华真人,文子号通玄真人,列子号冲虚真人,庚桑子号 洞虚真人。改《庄子》为《南华真经》,《文子》为《通玄真经》,《列子》为 《冲虚真经》,《庚桑子》为《洞虚真经》。亳州真源县先天太后及玄元庙各置令 一人。两京崇玄学各置博士、助教,又置学生一百员。桃林县改为灵宝县。田同秀 与五品官。四月,诏崇文习《道德经》。七月,陇西李氏敦煌、姑臧、绛郡、武阳 四房隶于宗正寺。九月,两京玄元庙改为太上玄元庙,天下准此。十月,改新丰骊 山为会昌山,仍于秦坑儒之所立祠宇。新作长生殿改为集灵台。
二年正月丙辰,加玄元皇帝尊号“大圣祖”三字,崇玄学改为崇玄馆,博士为 学士,助教为直学士,更置大学士员。三月壬子,亲谒玄元宫,圣祖母益寿氏号先 天太后,仍于谯郡置庙。尊皋繇为德明皇帝,凉武昭王为兴圣皇帝。西京玄元庙为 太清宫,东京为太微宫,天下诸州为紫极宫。九月,谯郡紫极宫宜准西京为太清宫, 先天太皇及太后庙亦并改为宫。三载三月,两京及天下诸郡于开元观、开元寺,以 金铜铸玄元等身天尊及佛各一躯。七载二月,于大同殿修功德处,玉芝两茎生于柱 础上。五月,玄宗御兴庆殿,授册尊号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十二月,以 玄元皇帝见于朝元阁,改为降圣阁。改会昌县为昭应县,改会昌山为昭应山。封昭 应山神为玄德公,立祠宇。
初,太清宫成,命工人于太白山采白石,为玄元圣容,又采白石为玄宗圣容, 侍立于玄元之右。皆依王者衮冕之服,缯彩珠玉为之。又于像设东刻白石为李林甫、 陈希烈之形。及林甫犯事,又刻石为杨国忠之形,而瘗林甫之石。及希烈、国忠贬, 尽毁瘗之。
八载六月,玉芝产于大同殿。先是,太白山人李浑称于金星洞仙人见,语老人 云,有玉版石记符“圣上长生久视。”令御史中丞王鉷入山洞,求而得之。闰六月 四日,玄宗朝太清宫,加圣祖玄元皇帝尊号曰圣祖大道玄元皇帝,高祖、太宗、高 宗、中宗、睿宗尊号并加“大圣”字,皇后并加“顺圣”字。五日,玄宗御含元殿, 加尊号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大赦。自今已后,每至禘祫,并于太清宫圣 祖前设位序昭穆。太白山封神应公,金星洞改嘉祥洞,所管华阳县改为真符县。两 京及十道一大郡,置真符玉芝观。九载十月,先是,御史大夫王鉷奏称太白山人王 玄翼见玄元皇帝于宝山洞中。乃遣王鉷、张均、王倕、韦济、王翼、王岳灵于洞中 得玉石函《上清护国经》、宝券、纪箓等,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