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6/7)

,乃下制曰:“王者承事天地以为主,郊享泰尊以通神。盖燔柴泰坛,定天 位也;瘗埋泰折,就阴位也。将以昭报灵祇,克崇严配。爰逮秦、汉,稽诸祀典, 立甘泉于雍畤,定后土于汾阴,遗庙嶷然,灵光可烛。朕观风唐、晋,望秩山川, 肃恭明神,因致禋敬,将欲为人求福,以辅升平。今此神符,应于嘉德。行幸至汾 阴,宜以来年二月十六日祠后土,所司准式。”

先是,脽上有后土祠,尝为妇人塑像,则天时移河西梁山神塑像,就祠中配焉。 至是,有司送梁山神像于祠外之别室,内出锦绣衣服,以上后土之神,乃更加装饰 焉。又于祠堂院外设坛,如皇地祇之制。及所司起作,获宝鼎三枚以献,十一年二 月,上亲祠于坛上,亦如方丘仪。礼毕,诏改汾阴为宝鼎。亚献邠王守礼、终献宁 王宪已,颁赐各有差。二十年,车驾又从东都幸太原,还京。中书令萧嵩上言: “去十一年亲祠后土,为祈谷,自是神明昭格,累年丰登。有祈必报,礼之大者。 且汉武亲祠脽上,前后数四,伏请准旧祀后土,行赛之礼。”上从之。其年十一月 至宝鼎,又亲祠以申赛谢。礼毕,大赦。仍令所司刊石祠所,上自为其文。

开元二十四年七月乙巳,初置寿星坛,祭老人星及角、亢等七宿。天宝三年, 有术士苏嘉庆上言:“请于京东朝日坛东,置九宫贵神坛,其坛三成,成三尺,四 阶。其上依位置九坛,坛尺五寸,东南曰招摇,正东曰轩辕,东北曰太阴,正南曰 天一,中央曰天符,正北曰太一,西南曰摄提,正西曰咸池,西北曰青龙。五为中,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上,六八为下,符于遁甲。四孟月祭,尊为九宫贵神, 礼次昊天上帝,而在太清宫太庙上。用牲牢、璧币,类于天地神祇。”玄宗亲祀之。 如有司行事,即宰相为之。肃宗乾元三年正月,又亲祀之。初,九宫神位,四时改 位,呼为飞位。乾元之后,不易位。

大和二年八月,监察御史舒元舆奏:“七月十八日,祀九宫贵神,臣次合监祭, 职当检察礼物。伏见祝版九片,臣伏读既竟,窃见陛下亲署御名及称臣于九宫之神。 臣伏以天子之尊,除祭天地、宗庙之外,无合称臣者。王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 此以九宫为目,是宜分方而守其位。臣又观其名号,乃太一、天一、招摇、轩辕、 咸池、青龙、太阴、天符、摄提也。此九神,于天地犹子男也,于日月犹侯伯也。 陛下尊为天子,岂可反臣于天之子男耶?臣窃以为过。纵阴阳者流言其合祀,则陛 下当合称皇帝遣某官致祭于九宫之神,不宜称臣与名。臣实愚瞽,不知其可。伏缘 行事在明日鸡初鸣时,成命已行,臣不敢滞。伏乞圣慈异日降明诏礼官详议,冀嘉 万乘之尊,无所亏降,悠久误典,因此可正。”诏都省议,皆如元舆之议。乃降为 中祠,祝版称皇帝,不署。

会昌元年十二月,中书门下奏:“准天宝三载十月六日敕,‘九宫贵神,实司 水旱,功佐上帝,德庇下人。冀喜谷岁登,灾害不作。每至四时初节,令中书门下 往摄祭’者。准礼,九宫次昊天上帝,坛在太清宫、太庙上,用牲牢、璧币,类于 天地。天宝三载十二月,玄宗亲祠。乾元二年正月,肃宗亲祀。伏自累年已来,水 旱愆候,恐是有司祷请,诚敬稍亏。今属孟春,合修祀典,望至明年正月祭日,差 宰臣一人祷请。向后四时祭,并请差仆射、少师、少保、尚书、太常卿等官,所冀 稍重其事,以申严敬。臣等十一月二十五日已于延英面奏,伏奉圣旨令检仪注进来 者。今欲祭时,伏望令有司崇饰旧坛,务于严洁。”敕旨依奏。

二年正月四日,太常礼院奏:“准监察御史关牒:‘今月十三日,祀九宫贵神, 已敕宰相崔珙摄太尉行事,合受誓诫,及有司徒、司空否?’伏以前件祭本称大祠, 准大和三年七月二十四日敕,降为中祠。昨据敕文,只称崇饰旧坛,务于严洁,不 令别进仪注,更有改移。伏恐不合却用大祠礼料,伏候裁旨。”中书门下奏曰:

臣准天宝三载十月六日敕“九宫贵神,实司水旱。”臣等伏睹,既经两朝亲 祠,必是祈请有征,况自大和已来,水旱愆候,陛下常忧稼穑,每念烝黎。臣等合 副圣心,以修坠典。伏见大和三年礼官状云:“纵司水旱兵荒,品秩不过列宿。今 者五星悉是从祀,日月犹在中祀。”窃详其意,以星辰不合比于天官。曾不知统而 言之,则为天地,在于辰象,自有尊卑。谨按后魏王钧《志》:“北辰第二星,盛 而常明者乃为元星露寝,天帝常居,始由道奥而为变通之迹。又天皇大帝,其精曜 魄宝,盖万神之秘图,河海之命纪皆禀焉。”据兹说即昊天上帝也。天一掌八气、 九精之政令,以佐天极。征明而有常,则阴阳序,大运兴。太一掌十有六神之法度, 以辅人极。征明面得中,,则神人和而王道升平。又北斗有权、衡二星,天一、太 一参居其间,所以财成天地,辅相神道也。若一概以列宿论之,实为浅近。按《汉 书》曰:“天神贵者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列于祀典,其来 久矣。今五帝犹为大祀,则太一无宜降祀,稍重其祀,固为得所。刘向有言曰: “祖宗所立神祇旧典,诚未易动。”又曰:“古今异制,经无明文,至尊至重,难 以疑说正也。”其意不欲非祖宗旧典。以刘向之博通,尚难于改作,况臣等学不究 于天人,识尤懵于祀典,欲为参酌,恐未得中。伏望更令太常卿与学官同详定,庶 获明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