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三(5/6)

时都城迁到邺,阳平成为京畿郡,为满足军队和都城的供应,收取赋税没有标准,而且朝中权贵到处请托征求无度,许惇想尽办法妥善处理,使上下人等都没有怨言。阳平郡被治理得成为天下第一,皇上特别加以赏赐,画了他的画像挂在宫裹,并且颁布全国。改任魏郡尹,出任齐州刺史,改任梁州刺史,都治理得很有成绩。升任大司农。侯景叛乱,王思政进据颖城,朝廷派军队讨伐,许惇负责运粮,使军队的粮食没有短缺。引来洧水灌城,就是许惇提出的策略。改任殿中尚书。许惇的胡须长得很漂亮,一直垂到腰部,尚书省的人都叫他长鬣公。有一次显祖喝酒喝得高兴,握着他的胡子称赞不已,并用刀割断,衹剩下一把长。许惇害怕了,从此再也不敢留长胡子,人们就又叫他齐须公。世祖登基后,领御史中丞,任胶州刺史。不久召入朝廷任司农卿,又改任大理卿,两次任度支尚书,历任太子少保、少师、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特进,赐爵万年县子,享受下邳郡干禄。因为年老辞官回家,三年后去世。

许惇年经时纯真正直,年老后变得很轻浮。齐朝的官制,本州大中正要由京官担任。和他同郡的邢邵任中书监,德高望重,他为了与邢邵竞争大中正,就去依附宋钦道,使邢邵出任刺史,朝中大臣很鄙视他。许惇虽然长久在朝为官,历任的官职很高,和邢邵、魏收、阳休之、崔劫、徐之才等人并驾齐驱,其他人谈论经史,吟诗作赋,互相开玩笑,欢笑满堂,他却不会激烈辩论,又没有学问,所以有时就默默坐着,有时靠着几案打瞌睡,名流非常轻视他。

儿子许文纪,武平末年任度支郎中。文纪弟塞经,勤学苦读,为人方正雅达,从来不做违反法度的事,从来不说开玩笑的话。武平末年,任殿中侍御史。隋开皇初,任侍御史,兼通直散骑常侍,做了访问速的副使,主爵侍郎。死时官任扭业长史。

注堡的兄长盏逻,字健让,有才干,划旦年间任垩愿太守,去世,追赠值塑刺史。他的儿子注塞壶,任司徒掾。

羊烈,字信卿,泰山钜平人。晋太仆卿羊玛第八世孙,魏梁州刺史羊祉弟弟的儿子。父亲羊灵珍,任魏兖州别驾。羊烈小时候很聪明,注重自身的修养,有成年人的风范。喜好读书,能清谈名理,以玄学知名。魏孝昌年间,羊烈的堂兄羊侃任太守,割据本郡起兵作乱。羊烈暗中知道了他的阴谋,害怕会祸及全家,就和堂兄广平太守羊敦骑快马赶到洛阳告发。朝廷要重赏他,羊烈对别人说:“造就好比是砍掉自己的手来保住整个身体,保存重要的,岂是藉助堂兄的失败为自己谋利呢?”最终也没接受奖赏。

二十岁时,州裹征用他任主簿,兼治中从事。刺史本来正为吏事忧虑,羊烈凭着办事干练而被信任。开始作官时任太师咸阳王行参军,升任秘书郎。显祖初为仪同三司,开府时,任命羊烈为仓曹参军事。天保初,任太子步兵校尉、轻车将军,不久改任并省比部郎中,任司徒属,屡任尚书祠部,左、右民郎中,都很称职。九年,任阳平太守,治理以能干出名。这时,各地常发生蝗灾,但阳平境内却一点蝗虫没有,皇上下诏书予以褒奖。皇建二年,升光禄少卿,加龙骧将军、兖州大中正,加号平南将军。天统年间,任太中大夫,兼光禄少卿。武平初,任骠骑将军、义州刺史,不久因年老多病回家。周大象年间去世。

羊烈家世代操守清白,家庭注重品德修养,受到世人的称赞,家中的女子从来没有改嫁的。魏太和年间,在兖州造了一所尼寺,女子守寡又没有子女的都出家作了尼姑,而且都严守戒律。天统年间,羊烈和尚书毕义云争夺兖州大中正的职位,毕义云是历代公卿世家,所以他说,我家几代任本州刺史,而你家累世都是我家下属。羊烈回答说:“你家自从毕轨被杀以后,就一直没出现过杰出人才,现在的刺史都是战场上征战得来的,你有什么资格说话。哪裹比得上我家汉任河南尹,晋任太傅,名声操守、学识品德,流芳百世。况且男人雅正,女子贞节,足以称得上第一,其他方面也都值得大家赞扬。”他这样说是为了讽刺毕义云内室污乱淫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