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确实在以前就有事例可以证明。名字避讳的重要,是表示情感敬仰到了极点,所以要悬挂在朝堂之上,因为这是官吏们聚集的地方,这将会使得大家从早到晚都能看见。那么应该禁避的地方,显然容易做到。这是恭敬奉事的深意之所在,怎么能按照常情或典籍而将它废除呢?认为称霍氏是尊称,这违背了当时的情理和事实。处在下位的人才能直呼其名,所以不直接称名就是对他敬重;居在上位的人一定要讳称其名,所以颁布避讳的名字就是表示尊敬。从心理上来说这样做就不会有不安的感觉。从事实上讲这种习惯由来已久,我认为应当遵守它,而不必改变它。”王慈的建议没有施行。
王慈患有脚疾,世祖敕王晏说:“王慈任侍中不久,既然有点小毛病,不能朝拜,又不能骑马,任凭他乘车跟随在仪仗队的后面。”这种特例是晋室束迁以来所少有的。王慈由于有病担任闲职,又转官为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王慈的妻子是刘秉的女儿。王慈的儿子王观,娶了尚世祖的长女吴县公主为妻。按照妇礼。姑未瓰主婚后去拜见公婆时,婆母没有和她交谈。江夏王萧缝任南徐州刺史,他的妃子是王慈的女儿,所以便用王慈作冠军将军、束海太守,增加俸禄到中二千石,代理南徐州事务。回京后王慈任冠军将军、庐医王中军长史,未正式拜授,永明九年便去世了。享年四十一岁。
谢超宗曾经对王慈说:“你的书法何时能赶上虔公?”王慈说:“我赶不上虔公,就像鸡赶不上凤凰一样。”当时人认为这是很有名的回答。王慈死后被追封为太常,谧号盏迂。
蔡约字景揭,济阳考城人。祖父蔡廓足宋朝祠部尚书。父亲蔡兴宗是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蔡约年轻时娶宋武帝女儿安吉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秘书郎,但没有正式拜授。又任宋顺帝车骑骠骑行参军,通直郎,不肯就任。转调为齐太祖司空东合祭酒,太尉主簿。齐朝建立后,蔡约为世子中舍人,跟随世子进入柬宫。调任鄱阳王友,竞陵王镇北征北谘议,领记室,中书郎,司徒右长史,黄门郎,领本州中正。出任新安太守,又任黄门郎,领射声校尉,通直常侍,领骁骑将军,太子中庶子,领屯骑校尉。永明八年八月朔日,蔡约脱掉武冠,解下佩剑,在省台睡觉,到五更时还没有起来,被主管官员所奏劾,判处用钱赎过。皇太孙萧昭业登基,蔡约又照旧领屯骑校尉。
出任宜都王冠军长史、淮南太守,代理南豫州事务。齐世祖对蔡约说:“现在用你作很近的藩镇的主要辅佐官,想必你一定能符合我的期望。”蔡约说:“南豫州非常靠近京师,我不去治理它,它自然会很安宁。它已经处在皇上光辉的照耀之下,我算什么人,哪裹再需要我这烛光不熄去照亮它呢.”当时,各藩王行事往往受到副职的节制,而蔡约在任时,主官与副官之间关系融洽。
蔡约升任司徒左长史。高宗苍鸾为录尚书事辅理朝政时,百官都脱掉鞋子到他的席位上去拜见他,衹有蔡约穿着鞋子不改常态。郁林王对江柘说:“蔡氏原本是礼仪之家,所以随他高兴,爱怎么做就怎么做。”江柘说:“大将军有礼待客人的风范,今天又表现出来了。”高宗建武元年,蔡约升任侍中。第二年,又调任西阳王抚军长史,加封冠军将军,又降为庐陵王右军长史,冠军将军照旧。转任都官尚书,升属邵陵王师,加封给事中,辽夏王车骑长史,加封征虏将军,都没有正式拜授。墓垫喜欢饮酒,生性平淡,不与世人相交往。又调任太子詹事。永元二年,去世,享年四十四岁。追赠为太常。
陆慧晓字叔明,吴郡吴县人。祖父陆万载任侍中。父亲陆子真,宋元嘉年间任海陵太守。当时中书舍人秋当深受皇上宠信,他家住在海陵,请假回乡安葬父亲,陆子真不与他交往。秋当要求派民夫修桥,陆子真又以妨碍农耕为理由不肯答应。彭城王刘义康知道后非常赞赏他。他在临海太守任上,因患眼病辞官归家,后又任中散大夫,去世。
陆慧晓清正耿直,有节操,不随便交朋友。会稽太守、同郡人张畅见陆慧晓时他还是幼童,张畅便特别赞许他。张绪称赞陆慧晓说:“真是江束的裴缜、乐广啊!”他最初接受州郡的征召,被推举为秀才,任卫尉史,又历任各府行参军。因母亲年老,陆慧晓便辞官回家奉养,十多年没有出去作官。齐太祖辅佐宋朝朝政时,陆慧晓官拜尚书殿中郎。邻居及同族人都来祝贺,陆慧晓举起一杯酒说:“陆慧晓已年过三十,因妻父掌管选拔人才的事务,才得作为尚书郎,你们这些人认为这值得庆贺吗?”
当时,齐太祖上表请求禁止奢侈之风,陆慧晓替宋顺帝草拟答韶,受到太祖的赏识,被荐举为太傅束合祭酒。齐建元初年,又改任太子洗马。武陵王萧晕镇守会稽,皇上替他精心挑选下属官员,以陆慧晓为征虏功曹,舆郡府参军沛国人刘璀一同跟随武陵王就职。走到吴县,刘键对别人说:“我听说张融的宅第与陆慧晓家并排在一起,中间隔条小溪流,这水一定有特别的风味。”于是前去,舀了一杯水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