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以饮啖自遣而已。桂林荔枝极小而核大,仅与龙眼同形,而核大过之,五月间熟,六月即无之,余自阳朔回省已无矣。壳色纯绿而肉甚薄,然一种甘香之气竟不减枫亭风味,龙眼则绝少矣。六月间又有所谓“黄皮”者,大亦与龙眼等,乃金柑之属,味甘酸之,其性热,不堪多食。不识然否?
译文
初三日清点顾仆催促拓工拓来的《水月洞碑》,这才见陆务观碑文末尾一张上每行漏拓了两个字,于是同静闻亲自带着这末尾一张前去叫他重拓。二里,出了南门,一里,来到拓工家,坐下等他吃饭。上午才一同前往水月洞,用手给他指出笔划。我与静闻就到山南的三教庵稍作休息,抄录张鸣凤羽王的父亲撰写的方、范二公的《漓山祠记》。于是走了二里路,往南过锥山岩,再次登上青萝阁,辞别郑、杨诸君。打算仍然前去水月洞察看拓碑的情况,可酷暑酝雨,雷声隆隆。静闻认为拓工必定回家去吃午饭了,不如赶到他家去方便,便向西一里,来到拓工家,拓工却还未回家。于是往北一里,进了南门,在面馆中吃了午餐,已是下午了。雨势将至,我听郑子英说过,十字街东口的书铺中,有《桂故》、《桂胜》〔都是张鸣凤羽王辑的。〕及《西事饵》、〔学官魏槽辑的。《百粤风土记》〔司道谢肇制辑。〕诸书,强逼静闻前往购书。返回时由靖江王城正门往南走,刚到寓所雨就来了。
初四日命令顾仆再去拓工家索取碑帖。到返来时,就见所拓的碑帖只有陆务观所写碑文的前面三张,而这末尾一张唯独没有,不仅前次所拓的不补,而且此次所拓的也一并把它漏掉了,这个人可笑如此。再次叫静闻前往。拓工说:“等明天才行。”这一夭,我换钱买了点心,为上路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