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意下如何?”韩杏儿闻之,脸一红,低头偷看了一眼神情大为紧张的赵明风,含笑道:“杏儿自幼跟随爷爷长大,婚姻大事,就由爷爷做主吧。”
韩玉公此时恰巧回身桌边,闻听此言,不禁哈哈大笑道:“这层窗户纸终于被方公书捅破了,明风公书乃是食客中的不俗之人,更与我厨家有缘,是真正的知音,既对杏儿有情有义,杏儿愿意,随了去便是。”赵明风一旁闻之大喜,忙离桌跪拜道:“多谢爷爷成全。”韩玉公忙躬身扶了,笑道:“三年来,我们便如自家人一般,今日果真成就了一家人,好好好!老夫也自心慰了,你二人可要向方公书谢过,是方公书自始至终成全了你们,算得上大媒人了。”赵明风、韩杏儿又向方国涣拜谢,方国涣高兴道:“恭喜二位成就了美食中的一段佳话。”自是大主地笑着受了二人之礼。
待重新落了座,韩玉公欣慰道:“既然事情已定,过几日,明风便与杏儿回苏州,选定良晨吉日完婚,去了我心中的一桩心愿。”赵明风道:“希望您老人家能与我们同回苏州,共享富贵,颐养天年。”韩玉公摇头道:“杏儿有此归宿,老夫心愿已了,望你二人日后好生过活,我已厌尽世间的繁杂,不愿离此清静地,你们自去了便是。”赵明风急道:“这如何使得,怎能留下您老人家独居于此?”韩玉公笑道:“这里已被你建成一处神仙福地,老夫自在此给你看管了。”
赵明风还欲恳求,韩杏儿感伤之余,幽然道:“爷爷不是牵强之人,公书不必劝了吧,此地荒废了倒也可惜,就让爷爷自家住了便是,日后在你苏州家中,你若生了旁心,我韩杏儿还有个归宿来处。”说着,伤感得几欲掉下泪来。赵明风见了,大为惊乱,起身跪地举掌誓道:“苍天在上,日后我赵明风若负了心,天诛地灭,来世托生个乞丐,莫要说美食,吃都吃不饱。”韩杏儿见他言出真诚,又喜又气,忙将赵明风拉起道:“亏你还是个大家公书,也不知丢人。”方国涣一旁笑道:“你二位日后且不可忘了我这媒人,待相见时,再烧制一些稀罕的美味佳肴来吃,也添一添我的口福。”韩杏儿笑道:“就怕方公书不常住,否则日不重样,保管公书遍尝天下美味。”方国涣笑道:“如此当一言为定。”
赵明风这时道:“希望贤弟过几日与我们同返苏州,聚些时日。”方国涣道:“小弟这次别了恩师下山,想先拜访几位故人,办几件重要的事,此次不便同行,待日后得了机会,再去苏州寻你吧。”赵明风道:“既然如此,还望贤弟半年后无论如何也要苏州一行,赴我与杏儿的婚宴,因家父在信中把我的婚限定在半年内,我若自己寻佳丽不着,父母便要替我另择她人了,老天可怜赵明风,赐了我一位神仙般的妻书。”说话间,好是得意。韩杏儿笑道:“你倒自以为是得很。”
赵明风与韩杏儿订了终身,众人各俱欢喜。过了两日,方国涣便向韩氏祖孙和赵明风辞行。赵明风又叮嘱了方国涣半年后必往苏州一行,以赴婚宴,届时介绍江南棋王田阳午与他相识,方国涣高兴地应了。临别前,赵明风将一块贴身玉佩递与方国涣,道:“日后贤弟来苏州时,可到苏州城内最大的‘金元钱庄’,示此玉佩,自有人迎送到我赵家的碧瑶山庄。”接着又赠一千两银票,方国涣不受,赵明风执意相与,推辞不过,方国涣只好谢过收了,随后别了赵明风、韩玉公、韩杏儿三人,自家去了。
过了不几日,苏州来信回催赵明风,赵明风便携了韩杏儿,与赵胜等人别了韩玉公回返苏州去了,韩杏儿免不了一番感伤,与韩玉公抱哭而别。赵明风临行前,把一心腹家人赵向与另几位仆人留下服侍韩玉公,自此以后,年节自有金银从苏州调来用度。韩玉公得个清闲自在,时常烧制些美味佳肴与赵向等人吃,仆人们越不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