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又说,君子防未然,]]白操心了。不如这会子防避着些[[为是]],(似乎妥当)”
当与《梦稿本》中涂改和新增的文字一比较,就可以看出,原来《周本》是按照未修改以前的内容排印的,而《程乙本》的印刷底本是新修改的版本。这就同样证明:《周本》不是“最符合曹雪芹原意的新版本”!
(四)第三十九回:
《蒙稿本》第39回第4页后半页,有一段文字如下:
刘姥姥只得编了告诉他道:“那原是我们庄(子)北沿(儿)地埂子上有一个小祠堂[[里面]](儿)供的,不是神佛,当先有个什么老爷。”"说着又想名姓。宝玉道:“不拘什么名姓,你不必想了,只说原故就是了。”刘姥姥道:“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什么)茗玉,知书(儿)识字(的),老爷太太爱[[如]](的像)珍[[宝]](珠儿)。可惜这茗玉小姐[[生]](长)到十七岁,一病(就)死了。”宝玉听了,跌足叹惜,又问后来怎么样。刘姥姥道:“因为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痛的心肝儿似的),盖了[[这]](那)祠堂,塑了[[这小姐的]](个)像,派了人烧香(儿)拨火(的)。如今年深日久的,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像也]](泥胎儿就)成了精咧。”宝玉忙道:“不是成精,规矩这样人是虽死不死的。”刘姥姥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是这么着吗?)。不是哥儿说,我们都当他成精(了呢)。他时常变了人出来[[各村庄店道上]]闲矌。我才说这抽柴火的就是他了。我们村庄上的人[[还]]商议[[着要打了这塑像平了庙]](还要拿榔头砸他)呢。”宝玉(忙)道:“快别如此。[[若]]平了庙,罪过不小。”刘姥姥道:“幸亏哥儿告诉我,我明儿回去[[了告诉]](拦住)他们就是了。”宝玉道:“我们老太太,太太都是善人,合家大小也都好善喜舍,最爱修庙塑神的…”
此页是誊清稿,从上面可以确定两个版本:凡是具有未修改前的内容者(即含涂抹掉的文字)为第一次修改版本;凡是具有新添加文字者为第二次修改版本。当把《周本》的相应部分与它对比时,发现它保持未修改前的内容,因而应属于第一次修改版本;具有第二次修改内容的版本有:列藏本和蔡义江本。这部分还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属于第三次修改版本的有:甲辰本、程甲本和程乙本。可见,《周本》在这里属于显著过时的版本。
为了节省篇幅,现将对13个回目的分析统计在表1中。
表1《周本》的部分章回所属的版本
章回 1回 3回 13回 19回 20回 24回 25回
周本所属版本 原版本 改2 原版本 原版本 改1 改2 改1
最高版本 改4(蔡义江本) 改4(已卯本) 改3(甲辰本) 改2
(程乙本) 改2
(程甲本) 改3
(古木)
[4] 改4
(甲辰本)
28回 29回 32回 34回 36回 38回 39回
改1 改2 改1 原版本 改3 改1 改1
改3(程甲本) 改3([15]) 改2(程乙本) 改1(程乙本) 改4(程甲本) 改3(甲辰本) 改3(甲辰本)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3个被分析的回目中,《周本》都是低于该回目的最高版本,有些还低很多,实在得不出周氏《红楼梦》是“最符合曹雪芹原意的新版本”的结论。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风刀:周汝昌新版《红楼梦》出版受阻,。kongz。com,2006年
[2]安晓玲:新探红楼(26):大小贾宝玉的产生(待发表)
[3]安晓玲:新探红楼(27):谁是石头和神瑛侍者(待发表)
[4]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古木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九谈“红灯区”——道貌岸然的老夫子也是无耻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