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国葬》的象征王谢堂前的燕子悲悼(2/5)

老和尚认秦义方“脸上又渐渐转为悲戚起来”说:“秦义方——唉,你们长官——”便哽咽落泪,不能卒言。过后他又说了一次:“你们长官,他对我——咳——”还是说不下去,摇一摇,叹息一声,便也不回地离去。虽然他连一个完整句都没说,他和秦义方两人,由于对李将军的共同思慕和悲悼,在痛苦无言的片刻却达企了心灵的汇通。

,他想告诉他:父到底还是父。他想告诉他:长官晚年,心境并不太好。他很想告诉他:夫人不在了,长官一个人在台湾,也是很寂寞的”这是作者何等温的笔!亦十足呈示秦义方对主人的护和卫护心理。但当然,秦义方没能和李少爷达成心灵上的沟通。他只说了“长官——他——”几个字,便缩回手,因为“中年男人抬起来,瞅了他一,脸上漠然,好像不甚相识的模样”

作者让秦义方追忆刘行奇的往事,一方面是为了指示他所以变成和尚的原由,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揭李浩然将军的人格和沉痛的心情。从秦义方早先的内心唠叨,我们已知他的长官有“拗脾气”格十分倔,七十多岁还不肯服老,不舒服绝对不肯承认。他当了一辈军人,辛亥革命,北伐抗日,轰轰烈烈的建立了伟大功业。可是在台湾“这些年没有仗打了,他就去爬山,去打猎”这样的叙述,已经呈示李将军晚年,对于年岁的压迫是多么的不肯屈降,对于现实局势使他无法施展雄才的事实,又是多么的心怀怅憾。可是我们必须等到秦义方追忆刘行奇往事的时候,才能确实测探得知李将军心事沉重的程度,和他民的心之广大。当刘行奇一脸枯黑,发尽摧,逃到台湾来见长官,李将军和他,两人相对黯然,半天,李将军才幽幽说

“我以为退到广东,我们最后还可以背一战,章健、叶辉、跟你——这几个兵团都是我们的弟兵,跟了我这些年,回到广东,保卫家乡,大家死拼一下,或许还能挽回颓势,没料到终于一败涂地——”长官的声音都哽住了“十几万的广东弟,尽丧敌手,说来——咳——真是教人痛心。”说着两行泪竟了下来。

如果他未能和李少爷心灵沟通,他却在类似的一言半语之中,和小说的另一角——刘行奇——达成了心灵上的默契。秦义方因为在致祭的人群中,看到章司令和叶副司令两位久已隐居不面的老将,而回想到李将军从前曾举起三只手指,十分得意他说过:“我有三员猛将…章健、叶辉、刘行奇。”(小说里提到,章、叶二人被称为“钢军司令”刘行奇被称为“铁军司令”笔者据闻:北伐时期,广东、广西军英勇善战,有钢军铁军之誉。)秦义方正回想到此。却见一位满面悲容的老和尚——这是作者文字转接明自然之一例——站在灵台前端,合掌三拜,翻便走去。秦义方见和尚后颈上一块掌大的红疤,记起北伐打孙传芳龙潭那一仗,刘行奇后颈受过炮伤,这才认是他,赶忙追上去和他打招呼。在接的秦义方内心之往事回忆中,我们得知刘行奇跟随李浩然将军三十年,从家乡开始征,北伐抗日,勇不可当,尽打胜仗,得李将军的。可是在大陆最后撤退的时候,刘行奇和他的兵团被困在广东,没能和李将军等会合一同撤离,却全军覆没,给俘虏了一年,吃尽苦,才只从广东逃到台湾。来台湾后,他即被革除军籍,曾到李公馆参拜长官,惭愧恸哭,称自己“败军之将,罪该万死”李将军则“红着睛,一直用手拍着刘行奇的肩膀”:“这也是大势所趋,不能怪你一个人。”

对于一生倔好胜、家乡的李将军,看自己手下几个兵团一败涂地,使十几万的同乡弟尽丧敌手,该是何等难以忍受的痛苦事!可是对着丧失了整个兵团。惭愧得泣不成声的刘行奇,李将军没有一句责备的话,却红着,拍着他肩膀,说:“行奇,辛苦你了——”秦义方追忆大陆最后撤退时,李将军和章司令、叶副司令三人,在海南岛龙门港八桂号兵舰上苦等三天,等刘行奇和他的兵团从广东撤退来。“天天三个人都并立在甲板上,盼望着,直到下了开船令,长官犹自擎着望远镜,频频往广州湾那边了望。三天他连睛也没合过一下,一脸憔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